“愁霖喜乍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霖喜乍晴”全詩
樹陰迎馬合,波影照人清。
不見云山路,時聞樵斧聲。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疊嶂》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疊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子翚。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疊嶂
益遣歸心快,
愁霖喜乍晴。
樹陰迎馬合,
波影照人清。
不見云山路,
時聞樵斧聲。
暮云偏有意,
相伴隔溪行。
譯文:
回歸心情更加愉快,
憂愁的陰雨突然放晴。
樹蔭歡迎駿馬的到來,
波光映照人的清影。
看不見云山上的路,
卻時常聽到樵夫的斧聲。
傍晚的云彩似乎有意,
與我隔溪相伴而行。
詩意和賞析:
《疊嶂》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和詩人的心情交融的畫面。詩人在歸途中,快樂著自己內心的喜悅,因為愁悶的雨天突然轉晴,帶給他希望和歡欣。樹蔭歡迎著他騎馬而來,水波清澈地映照出他的身影,形成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
然而,詩人也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跡象。他發現自己看不見前方云山的路,只能憑借時不時傳來的樵夫砍伐木頭的聲音來引領方向。這似乎暗示著他人生道路上的不確定性和迷茫。
在傍晚時分,云彩的變化似乎有意與詩人相伴,以一種微妙的方式與他共同前行。這種意象暗示著人生的變幻莫測,有時我們需要跨越障礙和困境,只能依靠內心的感知和直覺。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悅和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細膩觀察,以及對變化和不確定性的思考。詩詞通過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悟和對未知前途的思索,同時也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鳴。
“愁霖喜乍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zhàng
疊嶂
yì qiǎn guī xīn kuài, chóu lín xǐ zhà qíng.
益遣歸心快,愁霖喜乍晴。
shù yīn yíng mǎ hé, bō yǐng zhào rén qīng.
樹陰迎馬合,波影照人清。
bú jiàn yún shān lù, shí wén qiáo fǔ shēng.
不見云山路,時聞樵斧聲。
mù yún piān yǒu yì, xiāng bàn gé xī xíng.
暮云偏有意,相伴隔溪行。
“愁霖喜乍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