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幃屏向月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幃屏向月空”全詩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
枕席臨窗曉,幃屏向月空。
年年后庭樹,榮落在深宮。
分類:
作者簡介(崔湜)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瀾,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唐朝宰相,中書侍郎崔仁師之孫。戶部尚書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進士及第,曾參與編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兒,由考功員外郎累遷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選受賄被貶為江州司馬,不久又起復為尚書左丞。唐中宗駕崩后,崔湜依附韋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變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書門下三品,并進中書令。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鏟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嶺南,途中被賜死。時年四十三歲。
《相和歌辭·婕妤怨》崔湜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相和歌辭·婕妤怨》
不分君恩斷,新妝視鏡中。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
枕席臨窗曉,幃屏向月空。
年年后庭樹,榮落在深宮。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宮廷美人的怨言和苦衷。她感嘆自己的恩寵不再,原本容顏如春日般美麗,但現在已經隨著秋風而逝。她每天清晨躺在床上面對著窗外的曉月,卻只能看到空空如也的幃帳和屏風。年復一年,她的榮耀漸漸消散在深宮中。
賞析:這首詩以辭章簡潔的形式,表達出了一個宮廷美人的愁苦和不滿。婕妤原本享受君王的寵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意識到自己的地位已經沒有了,恩寵也逐漸消退。通過對鏡子中自己的容顏以及所見之景的描述,她內心的失落和悲傷得以真實地展現出來。她獨自面對空虛的窗幃和月屏,感嘆自己的美貌已經不再年輕,年復一年的榮耀也只能黯然消失在深宮之中。整首詩語言簡練,并通過描寫細膩的景物將婕妤內心的憂慮和淪落表達出來,讓讀者對宮廷生活的虛華和殘酷感到深深的唏噓。
“幃屏向月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hè gē cí jié yú yuàn
相和歌辭·婕妤怨
bù fēn jūn ēn duàn, xīn zhuāng shì jìng zhōng.
不分君恩斷,新妝視鏡中。
róng huá shàng chūn rì, jiāo ài yǐ qiū fēng.
容華尚春日,嬌愛已秋風。
zhěn xí lín chuāng xiǎo, wéi píng xiàng yuè kōng.
枕席臨窗曉,幃屏向月空。
nián nián hòu tíng shù, róng luò zài shēn gōng.
年年后庭樹,榮落在深宮。
“幃屏向月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