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禍為福須乘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轉禍為福須乘時”全詩
筆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張強弩弦。
管城雅貺情雖重,感此囏難拙於用。
君不見翠華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兒飲馬鏡湖邊,不逢漢兵胡自止。
只今城闕多旌旗,報國擬將雕面兒。
長星吐彗南掃北,轉禍為福須乘時。
虎頭心事不能已,勸君勿弄毛錐子。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士特贈筆》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士特贈筆》是宋代劉子翚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嬉笑怒罵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虛文浮華的文字表達方式的不滿和嘲諷。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士特贈筆》的中文譯文:
書寫成了癡迷,
傳承成了癖好,
終生識字實在無益。
扛著筆如扛鼎器,
思緒如泉水涌動,
何如像張弓弩弦那樣勁急。
管城雅貢雖然情感深厚,
感慨于這困難而拙劣的運用。
你難道沒見過翠華南渡江,
江水路途八百里。
胡人在馬邊飲酒,
在鏡湖邊停駐,
沒有遇到漢兵胡人自然消停。
如今城闕上掛滿了旌旗,
為國家報仇雕刻漂亮的面孔兒。
長星噴射彗星南掃北,
轉禍為福必須抓住時機。
虎頭人的心事無法停止,
勸你不要玩弄毛細的錐子。
《士特贈筆》的詩意和賞析:
《士特贈筆》通過夸張、幽默的表達方式,批評了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虛文浮華的文字風氣。詩中的“書成癡,傳成癖”,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書法和文學卻失去了實際意義的擔憂和憂慮。他認為,識字并不是真正有益的,只注重書法技藝而忽視實際應用是沒有意義的。
詩中通過對比虛文與實際生活的形象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于時代現狀的不滿和憤慨。描述了翠華南渡江、胡人飲馬鏡湖邊的場景,暗示了南宋時期邊疆的困境和戰亂。而詩中的“長星吐彗南掃北”,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轉禍為福、抓住時機改變局勢的愿望。
整首詩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夸張的形象,表達了劉子翚對于當時虛文風氣的批判和對實際應用的呼吁。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于時局的擔憂和對國家前途的期盼,展現了他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轉禍為福須乘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tè zèng bǐ
士特贈筆
shū chéng chī, chuán chéng pǐ,
書成癡,傳成癖,
píng shēng shí zì zhēn wú yì.
平生識字真無益。
bǐ gāng dǐng,
筆扛鼎,
sī yǒng quán, hé rú jué zhāng qiáng nǔ xián.
思涌泉,何如蹶張強弩弦。
guǎn chéng yǎ kuàng qíng suī zhòng, gǎn cǐ jiān nán zhuō yú yòng.
管城雅貺情雖重,感此囏難拙於用。
jūn bú jiàn cuì huá nán dù jiāng, jiāng lù bā bǎi lǐ.
君不見翠華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hú ér yìn mǎ jìng hú biān, bù féng hàn bīng hú zì zhǐ.
胡兒飲馬鏡湖邊,不逢漢兵胡自止。
zhǐ jīn chéng què duō jīng qí, bào guó nǐ jiāng diāo miàn r.
只今城闕多旌旗,報國擬將雕面兒。
zhǎng xīng tǔ huì nán sǎo běi, zhuǎn huò wéi fú xū chéng shí.
長星吐彗南掃北,轉禍為福須乘時。
hǔ tóu xīn shì bù néng yǐ, quàn jūn wù nòng máo zhuī zǐ.
虎頭心事不能已,勸君勿弄毛錐子。
“轉禍為福須乘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