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南渡北是長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渡南渡北是長亭”全詩
回首若無煙樹隔,只應猶望見高城。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中渡》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渡》是劉子翚在宋代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渡:
渡過南方或北方都是一座長亭,沙灘上行走的人們立即感受到了情感的波動。回首望去,仿佛沒有煙樹遮擋,只能猜想高城的存在。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渡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眷戀之情。對于渡口,無論是南渡還是北渡,都是一座長亭,代表著人們進入新的境界或領域。行人立馬情,表明詩人對于這個渡口的震撼和感動。回首時,煙樹不再遮擋視線,只能猜想高城的存在,暗示了詩人對于未知世界的向往。
賞析:
《中渡》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深遠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于渡口的感受和情感體驗。渡口象征著人生的轉折點和邊界,而長亭則是人們在渡口駐足的地方,體現了游子離別的情感。行人立馬情一句,通過行人的舉動,表達了詩人對于渡口的感動和震撼,以及對于離別的思念之情。回首若無煙樹隔,描述了詩人回首時眼前的景象,沒有了遮擋,只留下了對于高城的向往和遙遠的猜想。
整首詩意蘊含豐富,表達了人們在生活中不斷渡過邊界、追求未知的欲望與希望。通過描繪渡口的景象,詩人傳達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引發讀者對于離別、歸鄉和未來的思考與共鳴。這首詩具有一種深邃而含蓄的美感,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離愁別緒與追尋理想的情感沖動。
“渡南渡北是長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dù
中渡
dù nán dù běi shì cháng tíng, shā shàng xíng rén lì mǎ qíng.
渡南渡北是長亭,沙上行人立馬情。
huí shǒu ruò wú yān shù gé, zhǐ yīng yóu wàng jiàn gāo chéng.
回首若無煙樹隔,只應猶望見高城。
“渡南渡北是長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