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住不由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住不由身”全詩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艱難爭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憐詩李,相期一問津。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舟中寄似表》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中寄似表》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舟中寄似表
溪流元自急,積雨更兼旬。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艱難爭避地,去住不由身。
客食憐詩李,相期一問津。
譯文:
乘坐舟中寄予表情
溪流原本湍急,連續的雨已有十天。
彎曲的渚岸剛剛移動船槳,高城突然背離行人。
困難重重,無法避免這個地方,離去或停留都無法由自己決定。
作為客人,我懷念著李白的詩,期待有一次相互問候的機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舟中旅行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溪流湍急、連續的雨天以及曲渚、高城等景物的變化,都象征著生活中的坎坷和變遷。作者在這種環境下感到困難重重,無法掌控自己的去留,體驗到了人生的無常和無奈。
詩中提到了李白的詩,表達了作者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懷念之情。這種懷念不僅是對李白的個人喜愛,更是對文化傳承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的渴望。作者期待能夠有機會與他人相互傾訴,分享自己的心聲和困惑。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它呈現了生活的曲折和無常,同時也傳遞了對文學和情感交流的渴望。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體驗和對自然、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去住不由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zhōng jì shì biǎo
舟中寄似表
xī liú yuán zì jí, jī yǔ gèng jiān xún.
溪流元自急,積雨更兼旬。
qū zhǔ fāng yí zhào, gāo chéng hū bèi rén.
曲渚方移棹,高城忽背人。
jiān nán zhēng bì dì, qù zhù bù yóu shēn.
艱難爭避地,去住不由身。
kè shí lián shī lǐ, xiāng qī yī wèn jīn.
客食憐詩李,相期一問津。
“去住不由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