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役兼清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役兼清賞”全詩
石亂春溪急,山寒曉月高。
鳥聲時出樹,花氣欲侵袍。
行役兼清賞,驅馳未覺勞。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道中》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中》是劉子翚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微風收宿靄,
細路繞平皋。
石亂春溪急,
山寒曉月高。
鳥聲時出樹,
花氣欲侵袍。
行役兼清賞,
驅馳未覺勞。
譯文:
微風輕輕收起了宿靄,
細小的路繞過平皋。
石頭散亂在急促的春溪中,
山巒寒冷,清晨的月亮高懸。
鳥兒的歌聲偶爾從樹上傳來,
花的香氣欲望滲透衣袍。
行走的辛勞與靜謐的賞心同時兼得,
驅車奔馳卻未覺得勞累。
詩意:
《道中》描繪了作者在行走途中的情景和感受。微風吹散了晨靄,小路蜿蜒穿越平皋之地。泛著春天溪水的石頭雜亂地散落在水中,山巒寒冷,清晨的月亮高懸天際。鳥兒的鳴叫聲不時從樹上傳來,花的芬芳氣息漸漸彌漫在空氣中。作者在行走中既能履行自己的職責,又能欣賞到周圍的美景,驅車奔馳卻感受不到疲勞之苦。
賞析:
《道中》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行走途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心境的畫面。微風輕拂著大地,宿靄被收起,展現出一幅清新的景象。小路曲折迂回,環繞在平皋之地,給人以一種靜謐而寧靜的感受。春天的溪水在山間流淌,石頭散落其中,溪水奔騰湍急,映襯出山巒的寒冷和清晨的月亮高懸的景象。鳥兒的歌聲時而傳來,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和美好。詩人不僅在行走中履行自己的職責,同時也能欣賞到周圍的美景,體驗到行走的愉悅,驅車奔馳中并未感到勞累之苦。整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刻畫了一幅自然景色和內心體驗的圖景,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行役兼清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zhōng
道中
wēi fēng shōu sù ǎi, xì lù rào píng gāo.
微風收宿靄,細路繞平皋。
shí luàn chūn xī jí, shān hán xiǎo yuè gāo.
石亂春溪急,山寒曉月高。
niǎo shēng shí chū shù, huā qì yù qīn páo.
鳥聲時出樹,花氣欲侵袍。
xíng yì jiān qīng shǎng, qū chí wèi jué láo.
行役兼清賞,驅馳未覺勞。
“行役兼清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