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無椽筆畫孱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愧無椽筆畫孱顏”全詩
素色夜浮全楚月,綠光春浸十州山。
醉思天末騎鯨去,老怯風頭聽雁還。
柔櫓聲中知禹烈,愧無椽筆畫孱顏。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宮亭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亭湖》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宮亭湖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營造,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近湖黯黯氣常寒,
指點宮亭渺莽間。
素色夜浮全楚月,
綠光春浸十州山。
醉思天末騎鯨去,
老怯風頭聽雁還。
柔櫓聲中知禹烈,
愧無椽筆畫孱顏。
詩意和賞析:
《宮亭湖》通過描繪湖泊的景象,展現了一種靜謐、寂寥的氛圍。湖面近在眼前,卻顯得黯淡無光,氣息常常冰冷。宮亭若隱若現,若渺小若廣大,仿佛指點著湖泊的方向,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在夜晚,湖泊上的素色倒映著楚國的明月,月光如絲般灑滿了整個湖泊,而綠色的光芒則仿佛春天的氣息融入了周圍的山川。這種描繪給人一種寧靜、溫暖的感覺,也勾勒出了山水與時間的交融和流轉。
詩中還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醉時,作者想象自己騎著鯨魚駛向天際,這是一種追求自由和超越塵世的意象。然而,年老之后,作者卻有些畏懼風頭,傾聽著雁鳴的聲音,仿佛在思考著人生的歸宿與歸還的問題。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自省和自嘲之情。柔櫓聲中,作者體察到了歷史名人禹的偉大和英勇的事跡,而對比之下,自己則感到愧疚和羞愧,覺得自己無法以椽筆描繪出那樣的豪情壯麗和英俊的容顏。
整首詩詞以湖泊和宮亭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歷史的關系。通過虛實結合、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這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凄美的美感,引發讀者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
“愧無椽筆畫孱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tíng hú
宮亭湖
jìn hú àn àn qì cháng hán, zhǐ diǎn gōng tíng miǎo mǎng jiān.
近湖黯黯氣常寒,指點宮亭渺莽間。
sù sè yè fú quán chǔ yuè, lǜ guāng chūn jìn shí zhōu shān.
素色夜浮全楚月,綠光春浸十州山。
zuì sī tiān mò qí jīng qù, lǎo qiè fēng tou tīng yàn hái.
醉思天末騎鯨去,老怯風頭聽雁還。
róu lǔ shēng zhōng zhī yǔ liè, kuì wú chuán bǐ huà càn yán.
柔櫓聲中知禹烈,愧無椽筆畫孱顏。
“愧無椽筆畫孱顏”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