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溯遠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吟溯遠風”全詩
老懷清似水,雙鬢亂如蓬。
晤晤非無得,疏慵政略同。
秋來湖上集,只是欠單公。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寄子靜》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子靜》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其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寄給子靜
約定的時間為何這般晚,
行走吟詠回溯那久遠的風。
年老的心清澈如水,
雙鬢凌亂如蓬草。
相見時言談不乏收獲,
疏懶的行為與政治智謀相同。
秋天來到湖上聚會,
只是欠缺了單公。
詩意:
這首詩以寄托之意,表達了詩人劉子翚對子靜的思念之情。詩人表達了對約定時間未能準時相見的遺憾之情,同時表達了行走吟詠的心境和對過去歲月的回憶。詩人形容自己年老的心境如清澈的水,雙鬢凌亂則象征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人認為與子靜相見時,不論言談或行為都能有所收獲,而自己的懶散態度與政治智謀不謀而合。最后,詩人描述了秋天湖上的聚會,唯獨缺少了子靜的陪伴。
賞析:
《寄子靜》表達了詩人對思念之情的表達,通過對時間、行走、年老、相見和秋天聚會等意象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情感。詩人抒發了對約定時間的遺憾,寄托了自己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許。通過形容自己年老的心境和凌亂的雙鬢,詩人表達了歲月的無情流轉和人事的變遷。詩中的“晤晤非無得,疏慵政略同”一句,既揭示了詩人懶散的態度,也隱含了對現實政治的一種思考。最后,詩人以湖上秋聚的場景作為結尾,凸顯了詩人與子靜相聚的期盼。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詩意的韻味。
“行吟溯遠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ǐ jìng
寄子靜
yǒu yuē lái hé wǎn, xíng yín sù yuǎn fēng.
有約來何晚,行吟溯遠風。
lǎo huái qīng shì shuǐ, shuāng bìn luàn rú péng.
老懷清似水,雙鬢亂如蓬。
wù wù fēi wú de, shū yōng zhèng lüè tóng.
晤晤非無得,疏慵政略同。
qiū lái hú shàng jí, zhǐ shì qiàn dān gōng.
秋來湖上集,只是欠單公。
“行吟溯遠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