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春光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處春光多”全詩
何處春光多,時登百花臺。
主人澹無情,林花為誰開。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續賦家園七詠》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續賦家園七詠·百花臺》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百花臺
森沈徑易迷,
搘筇為徘徊。
何處春光多,
時登百花臺。
主人澹無情,
林花為誰開。
中文譯文:
茂密的小徑容易迷失,
我用手杖支撐著徘徊。
春光在何處更加明媚,
當我登上百花臺時。
主人淡漠無情,
林中的花朵為誰而開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百花臺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春光和花朵的追求,以及對生活主人的冷漠和無動于衷的思考。
首先,詩中描述了森沈的小徑,暗示著環境的復雜和迷離,也象征人們在人生道路上容易迷失。搘筇意味著用手杖支撐,象征著詩人在迷茫時尋求支撐和依靠。
接著,詩人提出了疑問:“何處春光多”,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期待。百花臺象征著花的盛開之地,詩人希望能登上百花臺,感受到春光的美好。
然而,詩中又展現了主人的澹無情,揭示了生活中冷漠和無動于衷的現實。林中的花朵開放,卻不為主人所在意,暗示了在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并不總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和回應。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現實冷漠的思考。它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探討人情世故,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傳達了對美與現實的矛盾與思考,給人以深思和感悟。
“何處春光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ù fù jiā yuán qī yǒng
續賦家園七詠
sēn shěn jìng yì mí, zhī qióng wèi pái huái.
森沈徑易迷,搘筇為徘徊。
hé chǔ chūn guāng duō, shí dēng bǎi huā tái.
何處春光多,時登百花臺。
zhǔ rén dàn wú qíng, lín huā wèi shuí kāi.
主人澹無情,林花為誰開。
“何處春光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