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荒從諫若移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耄荒從諫若移山”全詩
只將女子論賢否,陶母當時亦翦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明皇覽鏡妃子剪鬟》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覽鏡妃子剪鬟》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明皇觀看鏡中妃子剪鬟的情景,通過對女子的美麗和賢德的討論,展現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
詩詞中文譯文:
明皇覽鏡妃子剪鬟,
不再用青銅鏡照看疲倦的容顏。
盡管年事已高,仍能傾聽荒謬的建議,
就像移動山巒一樣不可思議。
只要從女子的角度來評判是否賢良,
就會發現當年的陶母也曾剪過她的發鬢。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明皇觀看妃子剪鬟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女子美麗和賢德的探討,呈現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詩詞開篇直接點明了明皇不再使用青銅鏡來觀照疲倦的容顏,暗示著明皇對內在美和品質的重視。接著詩人提到明皇雖然已經年事已高,但仍然愿意傾聽荒謬的建議,這種情節暗示了明皇對于女性智慧和見解的認可。
詩中一句"只要從女子的角度來評判是否賢良",表達了詩人對于女性地位的思考。詩人暗示,在評判女性是否賢良時,應該從女子的角度出發,了解她們的內心感受和處境。最后一句提到陶母剪鬟的情節,意味著即使在古代,女性也有自己的價值和作用。
這首詩詞通過妃子剪鬟的場景,探討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詩人以明皇的視角,呈現了對女性美麗和智慧的贊美,并倡導從女性的角度出發評價賢良。這種思考方式對于當時的社會來說是相對開放和進步的,也表達了詩人對女性平等和尊重的觀念。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通過描繪具體場景和隱含意義,展示了詩人對于女性地位的思考與關注。
“耄荒從諫若移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lǎn jìng fēi zǐ jiǎn huán
明皇覽鏡妃子剪鬟
bù fù qīng tóng zhào cuì yán, mào huāng cóng jiàn ruò yí shān.
不復青銅照瘁顏,耄荒從諫若移山。
zhǐ jiāng nǚ zǐ lùn xián fǒu, táo mǔ dāng shí yì jiǎn huán.
只將女子論賢否,陶母當時亦翦鬟。
“耄荒從諫若移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