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池汩汩自生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玉池汩汩自生肥”全詩
游鰷豈解吾曹意,聊復蓬頭坐釣磯。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酒惡時來漱淺溪,
玉池汩汩自生肥。
游鰷豈解吾曹意,
聊復蓬頭坐釣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六四叔在鄉村居住時的閑適情景。他喜歡在清澈的溪水中漱洗,這使他感到神清氣爽。在他的庭院里有一個玉池,水源豐沛,池中的水草蔥蘢,為他的生活增添了生機。盡管游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但它們并不了解作者的心情,只是他的坐釣磯上有時會有些許收獲。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村居中的景物和作者的行為,展示了一種寧靜自然的生活狀態。詩中的淺溪和玉池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色,清澈的水流和茂盛的水草營造出寧靜和諧的氛圍。作者用"酒惡時來漱淺溪"的描寫,表達了他對自然的喜愛和對清新的水源的追求。這種與自然相融合的態度體現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理念,他們追求與自然的和諧,遠離塵囂,享受寧靜。
詩的最后兩句"游鰷豈解吾曹意,聊復蓬頭坐釣磯"則表達了作者的心境。游魚在水中暢游,不解作者的心意,而作者則蓬頭坐在釣魚的磯頭,以一種閑適的姿態與自然相處。這種態度展示了作者對世俗煩擾的超脫和對自由自在的追求。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對寧靜的追求,作者在鄉村中找到了一種安寧和滿足。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寧靜的村居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它飽含著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同時也反映了他們超脫塵世的心態。這首詩通過寫景寫意的手法,使讀者感受到了寧靜與自由的美好,傳達了一種追求寧靜生活的心境。
“玉池汩汩自生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ù sì shū cūn jū jí shì shí èr jué
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
jiǔ è shí lái shù qiǎn xī, yù chí gǔ gǔ zì shēng féi.
酒惡時來漱淺溪,玉池汩汩自生肥。
yóu tiáo qǐ jiě wú cáo yì, liáo fù péng tóu zuò diào jī.
游鰷豈解吾曹意,聊復蓬頭坐釣磯。
“玉池汩汩自生肥”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