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絕僅如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絕僅如綴”全詩
晚而窺大易,稍解寂然意。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盡心則無余,窮神忽超詣。
以斯印群書,拈出句句是。
君臣父子間,運量周旋際。
體之則光明,雜物了無累。
偉哉此陳編,孔孟心所寄。
有如撞洪鐘,合響入迢遞。
言高聽者聵,不絕僅如綴。
幸北良友集,一發萬古祠。
真長富辭原,百折無留勢。
文通秉文均,裁度取中制。
宛丘坐忘言,袖手豈深閉。
鄙懷頓為空,快若掃長篲。
旁觀二三子,耳剽咸愕眙。
誘之循循然,活處鱍鱍地。
氣質雖有拘,學問欲如蛻。
時乎不再來,過此恐少味。
大書鑱坐隅,以起衰惰氣。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而看大改變,稍微解開寂靜意圖。
才知道平放著,的的眼睛前面的事。
盡心就沒有我,窮神忽然跳到。
用這種印刷書籍,拈出一句是。
君臣父子之間,運輸量旋轉時。
一體的那么光明,雜物了不累。
偉大這些舊書,孔子、孟子心之所寄。
有如撞擊大鐘,合響入迢遞。
說高允許的饋,不斷僅如點綴。
到北好朋友集,一個從萬古祠。
真長文辭富原,百折不留勢。
文通掌文均,剛度取中控制。
宛丘‘坐忘’說,袖手怎么深關閉。
鄙懷頓為空,快樂像掃除彗星。
旁觀看你們,大家都驚呆了。。
誘導的循序漸進地,活在鱍鱍地。
氣質雖然有限制,學習要像蛻皮。
當時嗎不會再來,不過這恐怕少味。
大寫鑱坐在角落,以起衰惰氣。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不絕僅如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dào zǔ jiāng chéng wàn qiū shùn fǔ jiǎng yì mèng zǐ shí qí yì wèi èr shí yùn
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
wú chū dú qī piān, wèi lǐng yuè rú yì.
吾初讀七篇,未領躍如義。
wǎn ér kuī dà yì, shāo jiě jì rán yì.
晚而窺大易,稍解寂然意。
nǎi zhī píng fàng zhe, de de mù qián shì.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jìn xīn zé wú yú, qióng shén hū chāo yì.
盡心則無余,窮神忽超詣。
yǐ sī yìn qún shū, niān chū jù jù shì.
以斯印群書,拈出句句是。
jūn chén fù zǐ jiān, yùn liàng zhōu xuán jì.
君臣父子間,運量周旋際。
tǐ zhī zé guāng míng, zá wù liǎo wú lèi.
體之則光明,雜物了無累。
wěi zāi cǐ chén biān, kǒng mèng xīn suǒ jì.
偉哉此陳編,孔孟心所寄。
yǒu rú zhuàng hóng zhōng, hé xiǎng rù tiáo dì.
有如撞洪鐘,合響入迢遞。
yán gāo tīng zhě kuì, bù jué jǐn rú zhuì.
言高聽者聵,不絕僅如綴。
xìng běi liáng yǒu jí, yī fà wàn gǔ cí.
幸北良友集,一發萬古祠。
zhēn zhǎng fù cí yuán, bǎi zhé wú liú shì.
真長富辭原,百折無留勢。
wén tōng bǐng wén jūn, cái duó qǔ zhōng zhì.
文通秉文均,裁度取中制。
wǎn qiū zuò wàng yán, xiù shǒu qǐ shēn bì.
宛丘坐忘言,袖手豈深閉。
bǐ huái dùn wèi kōng, kuài ruò sǎo zhǎng huì.
鄙懷頓為空,快若掃長篲。
páng guān èr sān zi, ěr piāo xián è yí.
旁觀二三子,耳剽咸愕眙。
yòu zhī xún xún rán, huó chù bō bō dì.
誘之循循然,活處鱍鱍地。
qì zhì suī yǒu jū, xué wèn yù rú tuì.
氣質雖有拘,學問欲如蛻。
shí hū bù zài lái, guò cǐ kǒng shǎo wèi.
時乎不再來,過此恐少味。
dà shū chán zuò yú, yǐ qǐ shuāi duò qì.
大書鑱坐隅,以起衰惰氣。
“不絕僅如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