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寢秦陵何處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寢秦陵何處在”全詩
漢寢秦陵何處在,鶯花無主雨如絲。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汪元量在湖州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受降城下的離離草地,以及寒食和清明時節的凄涼。其中還提到了漢寢和秦陵的位置,以及鶯花無主時細雨紛紛的景象。
這首詩詞以湖州為背景,以離離草地和凄涼的寒食、清明為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悲傷之情。這是一首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作者情感的抒情詩。通過描繪離離草地和細雨紛紛的景象,作者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奈。
詩詞中提到的漢寢和秦陵,則加深了詩中的史詩色彩。這句表達可能暗指了時代的更替和王朝的興衰,借以對比當下的凄涼景象,進一步增強了整首詩詞的哀怨之感。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寂寥凄涼的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歷史典故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對世事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之情。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情感上深沉而哀怨,在揭示人生無常和歷史滄桑的同時,也呈現了一種深邃的審美意境。
“漢寢秦陵何處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shòu xiáng chéng xià cǎo lí lí, hán shí qīng míng zhǐ zì bēi.
受降城下草離離,寒食清明只自悲。
hàn qǐn qín líng hé chǔ zài, yīng huā wú zhǔ yǔ rú sī.
漢寢秦陵何處在,鶯花無主雨如絲。
“漢寢秦陵何處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