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淮田盡戰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岸淮田盡戰場”全詩
宮女不眠開眼坐,更聽人唱哭襄陽。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作家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天澹澹月荒荒,兩岸淮田盡戰場。
這首詩以湖州為背景,描繪了戰亂帶來的凄涼景象。青天澹澹,月荒荒,表達了天空蒼白而月色黯淡的意象。兩岸的淮田,被戰爭所蹂躪,盡是戰場的痕跡。
宮女不眠開眼坐,更聽人唱哭襄陽。
詩中提到宮女不眠,坐著睜開眼睛,可能是因為擔憂和恐懼。她們聆聽著外界的動靜,尤其是聽到人們唱哭著襄陽的悲鳴聲。這表明襄陽已經遭受戰火摧殘,人們的哭泣聲充斥在湖州的空氣中。
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描繪了宋代時期湖州地區戰亂的痛苦景象。青天蒼白、月色黯淡,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對人民生活的摧毀。宮女們不眠不休,恐懼和擔憂籠罩著她們。而湖州的人們,通過聽到襄陽的哭泣聲,深切感受到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悲痛和痛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戰亂時期湖州地區的景象。作者運用了青天澹澹、月荒荒的形容詞,以及宮女們的不眠和人們的哭泣聲,凸顯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恐懼。這種對戰亂的描繪,既反映了作者當時的現實感受,也通過詩詞傳達了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向往。
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凄涼,通過簡練的文字將讀者帶入了當時戰亂的湖州。它展示了詩人對戰爭帶來的破壞和苦難的深刻認識,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以其樸實而深刻的描寫,表現出了汪元量詩人的獨特才華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懷。
“兩岸淮田盡戰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qīng tiān dàn dàn yuè huāng huāng, liǎng àn huái tián jǐn zhàn chǎng.
青天澹澹月荒荒,兩岸淮田盡戰場。
gōng nǚ bù mián kāi yǎn zuò, gèng tīng rén chàng kū xiāng yáng.
宮女不眠開眼坐,更聽人唱哭襄陽。
“兩岸淮田盡戰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