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羇孤夜憶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里羇孤夜憶家”全詩
須臾敕使傳言語,今日天庭賞雪花。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主人公在異鄉的孤獨夜晚中懷念故鄉和家人的情景,以及邊城吹角聲中更添思鄉之情,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朝廷的期待和對天庭的敬仰之情。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萬里羇孤夜憶家,
邊城吹角更吹笳。
須臾敕使傳言語,
今日天庭賞雪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湖州為背景,通過描繪主人公在異鄉的孤獨夜晚中懷念家鄉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之情。"萬里羈孤夜憶家"一句中,"萬里羈孤"形容了主人公身在異鄉的孤獨困頓,而"夜憶家"則表達了他在夜晚思念家人的心情。這種思鄉之情在邊城吹角聲的陪襯下更加強烈,"邊城吹角更吹笳"一句中,角聲和笳聲象征著邊疆的戰事和離別,使得主人公的思鄉之情更加深刻。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須臾敕使傳言語",表明了自己對朝廷的期待和對消息的渴望。這句詩意味著主人公期盼著朝廷的消息,希望得到家鄉的關懷和問候。最后一句"今日天庭賞雪花"中,"天庭"指的是皇宮,"賞雪花"則暗示著皇帝的恩賜和關懷。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的敬仰之情,同時也表明了自己對家鄉的期望和希望能夠得到皇帝的關注。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主人公孤獨夜晚的思鄉之情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朝廷的期待。詩中以湖州為背景,通過交織著孤獨、思念、期待和敬仰的情感線索,使讀者對主人公的心境和情感產生共鳴,同時也抒發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和心聲。
“萬里羇孤夜憶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wàn lǐ jī gū yè yì jiā, biān chéng chuī jiǎo gèng chuī jiā.
萬里羇孤夜憶家,邊城吹角更吹笳。
xū yú chì shǐ chuán yán yǔ, jīn rì tiān tíng shǎng xuě huā.
須臾敕使傳言語,今日天庭賞雪花。
“萬里羇孤夜憶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