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適意無南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然適意無南北”全詩
雖然適意無南北,生死難逃篩下星。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四》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四》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宰執連鑣向北行,
淮南夜夜鬼燈青。
雖然適意無南北,
生死難逃篩下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宰執(高級官員)們連夜趕往北方的旅途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在淮南地區度過的夜晚的恐怖和不安。詩人通過描寫生死難以逃脫宿命的意象,反映了宰執們在權力斗爭中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宰執們北上的場景和淮南的夜晚景象。詩中的"連鑣"指的是連續的馬車隊伍,暗示了宰執們的高級官員身份和行程的緊迫性。"淮南夜夜鬼燈青"形象地描繪了淮南地區夜晚的陰森恐怖,猶如鬼火般的燈光使人不寒而栗。通過這樣的描繪,詩人傳達出宰執們在北上途中和淮南地區所面臨的壓力和危險。
詩的后兩句"雖然適意無南北,生死難逃篩下星"則表達了詩人對宰執們境遇的思考。"適意無南北"意味著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宰執們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環境,然而無論他們身處何處,生死都無法擺脫宿命的選擇,就像被篩子一樣無法逃脫。這種表達方式深邃而悲壯,道出了宰執們在政治斗爭中的無奈和生死攸關的境地。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宰執們北上行程和淮南夜晚的描繪,結合生死難逃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權力斗爭中高級官員所面臨的壓力和無奈的思考。同時,詩人運用簡潔而有力的語言,使整首詩具有深遠的意境和感染力。
“雖然適意無南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ān shí sì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四
zǎi zhí lián biāo xiàng běi xíng, huái nán yè yè guǐ dēng qīng.
宰執連鑣向北行,淮南夜夜鬼燈青。
suī rán shì yì wú nán běi, shēng sǐ nàn táo shāi xià xīng.
雖然適意無南北,生死難逃篩下星。
“雖然適意無南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