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顏問勞思綿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顏問勞思綿綿”全詩
大元皇后同茶飯,宴罷歸來月滿天。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
皇帝初開第一筵,
天顏問勞思綿綿。
大元皇后同茶飯,
宴罷歸來月滿天。
中文譯文:
皇帝初次舉行盛宴,
他的眉宇間滿是關切和思慮。
大元皇后與他共進茶飯,
宴會結束后,一輪明月高掛天空。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湖州歌九十八首》的第七十首。它描繪了皇帝舉行第一次盛宴的場景。皇帝的臉上帶著憂慮之色,他詢問大臣們的勞苦,并對國家的繁榮富強思慮良久。在宴會上,皇帝與大元皇后一同用餐,共享溫暖的茶飯。當宴會結束,皇帝歸來時,滿天掛滿了明亮的圓月。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宴會的場景,展現了皇帝對國家的憂慮和思慮。皇帝初次開設盛宴,顯示出他對治理國家的熱忱和決心。詩中的皇后與皇帝共進茶飯,表達了他們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和相互支持。最后的明月象征著皇帝的希望和美好未來的預示。整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皇帝對國家興旺的期望,以及皇后對皇帝的陪伴和支持,展現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
“天顏問勞思綿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qī shí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
huáng dì chū kāi dì yī yán, tiān yán wèn láo sī mián mián.
皇帝初開第一筵,天顏問勞思綿綿。
dà yuán huáng hòu tóng chá fàn, yàn bà guī lái yuè mǎn tiān.
大元皇后同茶飯,宴罷歸來月滿天。
“天顏問勞思綿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