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艾門前客轉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蓬艾門前客轉疏”全詩
不見領徒過絳帳,唯聞與婢削丹書。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問張山人疾》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問張山人疾》是唐代詩人李端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問張山人疾
先生沈病意何如,
蓬艾門前客轉疏。
不見領徒過絳帳,
唯聞與婢削丹書。
中文譯文:
詢問張山人的病情,
先生的病痛如何?
蓬艾的門前客人稀少。
不見得弟子們進入絳帳,
只聽說他與婢女削刻紅色的書卷。
詩意:
這首詩是李端詢問朋友張山人的病情而寫的。詩中描繪了張山人生病時的寂寥景象。門前稀少的客人和缺席的弟子們都成為了表達詩人對張山人病情關切的方式。通過描寫張山人與婢女削刻丹書,詩人表達了他對朋友的思念和關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病情的詢問和關切之情。詩中的景象顯得孤寂而空曠,門前的客人稀少,缺席的弟子們增加了張山人的孤獨感。然而,詩人用"與婢削丹書"來描寫張山人,表達了他與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這一描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也透露出他對朋友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精巧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朋友病情的關切和思念之情。它給予讀者以共鳴,讓人們能夠感受到友情的溫暖和珍貴。
“蓬艾門前客轉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èn zhāng shān rén jí
問張山人疾
xiān shēng shěn bìng yì hé rú, péng ài mén qián kè zhuǎn shū.
先生沈病意何如,蓬艾門前客轉疏。
bú jiàn lǐng tú guò jiàng zhàng, wéi wén yǔ bì xuē dān shū.
不見領徒過絳帳,唯聞與婢削丹書。
“蓬艾門前客轉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