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秋水澄如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湘江秋水澄如練”全詩
湘江秋水澄如練,山鬼囂時山月高。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竹枝歌十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枝歌十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之一。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意:
詩的開篇以"落木蕭蕭風怒號,平沙漠漠雁腥臊"的描寫展示了秋天的景象。這里的"落木"和"風怒號"傳遞出秋天樹葉凋零的景象和凜冽的秋風,形容了凄涼的氛圍。接著,"平沙漠漠雁腥臊"描繪了遙遠平原上雁群飛翔和秋天的氣息。整個開篇以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營造出了一種寒冷、荒涼的感覺。
隨后,詩人轉而描寫了湘江秋水和山鬼。他說"湘江秋水澄如練",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湘江秋天的水質清澈如練,這里"澄如練"傳遞出秋水的清澈和透明感。緊接著,他提到"山鬼囂時山月高",描繪了山中鬼怪的喧鬧聲,以及在這種氛圍下山上高掛的明亮的月光。這里"山鬼"和"山月高"通過對比襯托,形成了一種詩意的對立和對比。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寫,以及對物象的運用,傳遞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嘆之情。詩中的景物描寫以凄涼、荒涼為主,通過對落葉、秋風、雁群等冷酷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寂寞和凄涼的氛圍。同時,通過對湘江秋水和山鬼的描寫,詩人展示了秋天的美麗和神秘,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秋天作為季節的象征,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比,詩人以自然景色為映照,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命運無常的思考和疑問。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巧妙地傳遞了作者的情感和詩意,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汪元量的《竹枝歌十首》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詩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湘江秋水澄如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竹枝歌十首
luò mù xiāo xiāo fēng nù háo, píng shā mò mò yàn xīng sāo.
落木蕭蕭風怒號,平沙漠漠雁腥臊。
xiāng jiāng qiū shuǐ chéng rú liàn, shān guǐ xiāo shí shān yuè gāo.
湘江秋水澄如練,山鬼囂時山月高。
“湘江秋水澄如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