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說度關珠履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舊說度關珠履客”全詩
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
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
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函谷關》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函谷關》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吹我度函關,
古壑泉聲靜自閑。
老子騎牛沙上去,
仙人化鶴苑中還。
斷崖木脫懸殘日,
絕域云橫失好山。
舊說度關珠履客,
一聲雞唱翠微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經歷了函谷關的旅程。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關隘之一,自古以來就是通往中原的要沖。詩中以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感受和思考,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
賞析:
《函谷關》以自然景觀和神話故事為意象,融合了傳說中的仙人和道士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首句“西風吹我度函關”,通過描繪西風吹拂的景象,展示了作者穿越函谷關的決心和勇氣。第二句“古壑泉聲靜自閑”,以古壑和泉水的安靜來形容函谷關的寧靜與幽深,傳遞了一種寧靜自得的心境。
接下來的兩句“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描繪了老子騎牛越過沙漠,仙人化作鶴飛回仙境的傳說。這一描寫融合了道家哲學和神話傳說,展現了作者對神仙和超脫世俗的向往。
接著的兩句“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表現了斷崖上的樹木被夕陽映照,云霧彌漫的景象。這些景象暗示了歲月流轉、山河變遷的無常性,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兩句“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以古代傳說中的珠履客和雞鳴傳情為象征,意味著游歷函谷關的旅行者開始往回趕路,同時也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離別之情。
整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神話傳說,表達了作者對旅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變幻無常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以簡練而意味深長的語言,喚起讀者對自然、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舊說度關珠履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gǔ guān
函谷關
xī fēng chuī wǒ dù hán guān, gǔ hè quán shēng jìng zì xián.
西風吹我度函關,古壑泉聲靜自閒。
lǎo zi qí niú shā shǎng qù, xiān rén huà hè yuàn zhōng hái.
老子騎牛沙上去,仙人化鶴苑中還。
duàn yá mù tuō xuán cán rì, jué yù yún héng shī hǎo shān.
斷崖木脫懸殘日,絕域云橫失好山。
jiù shuō dù guān zhū lǚ kè, yī shēng jī chàng cuì wēi jiān.
舊說度關珠履客,一聲雞唱翠微間。
“舊說度關珠履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