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解遣麴生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衣解遣麴生來”全詩
暫借秋光作春色,白衣解遣麴生來。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九月九日堂紅葉二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月九日堂紅葉二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九月九日天平山上紅葉飄舞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美景的贊嘆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意: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天平山上樹木如花開般盛放的紅葉,以及一位青衣女子將這些紅葉編織成堆的場景。作者借秋光寓春色,將秋天的景象與春天的生機相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生命力的謳歌。白衣解遣麴生來一句,暗示了作者借景抒懷,用美麗的自然景色來宣泄內心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秋天的美景,通過描繪紅葉花開的景象,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作者巧妙地將秋天的景象與春天的生機相結合,將秋天的紅葉比作春天的花朵,使整首詩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通過青女編織紅葉的場景,詩中也透露出一種手工藝品的美感,給人以美好的聯想。
此外,詩中的白衣解遣麴生來一句,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深意。白衣解遣可以理解為作者借景抒懷,通過欣賞秋天的美景來排遣內心的煩憂和郁悶。麴生來則可能指代作者自身,以及作者在創作中苦心積累的成果。這樣的描寫使整首詩不僅僅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更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總之,《九月九日堂紅葉二首》通過細膩的描寫、婉約的意象以及妙語連珠的表達,展現了秋天美景的壯麗和生命力的蓬勃,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這首詩以其獨特的韻味和意蘊,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啟迪。
“白衣解遣麴生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yuè jiǔ rì táng hóng yè èr shǒu
九月九日堂紅葉二首
tiān píng shān mù shì huā kāi, qīng nǚ cái chéng jǐn xiù duī.
天平山木似花開,青女裁成錦繡堆。
zàn jiè qiū guāng zuò chūn sè, bái yī jiě qiǎn qū shēng lái.
暫借秋光作春色,白衣解遣麴生來。
“白衣解遣麴生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