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醉且窮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爛醉且窮廬”全詩
十年心不展,萬里意何如。
司馬歸無屋,馮驩出有車。
吾曹猶未化,爛醉且窮廬。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酬方塘趙待制見贈》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方塘趙待制見贈》是宋代文學家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久以來我一直說儒冠誤我,因為困苦愁緒使我放棄了書本。
十年來我的心境未能展開,千萬里的心思又何去何從。
司馬歸來卻無家可歸,馮驩出走卻有車代步。
我們這些人還沒有脫胎換骨,只能醉酒度日,過著貧窮的生活。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思考。他坦言自己曾經認為儒冠學問誤了自己,因為生活的困苦和憂愁讓他不得不放棄讀書。然而,十年來他的心境一直無法展開,無法找到自己的方向。與此同時,他看到有些人像司馬歸來一樣沒有家可歸,而另一些人像馮驩出走一樣卻有車代步。這種對比使得作者對自己和他人的處境感到無奈和痛心。他認為自己和同類仍然沒有真正改變,只能醉酒來度日,過著貧窮潦倒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而質樸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生活的思索。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對儒家學問和傳統道德觀念的懷疑,認為它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對自己的不幸境遇感到無奈,同時對社會現實中的不公和不平等也表達了深深的憂慮。
通過描繪司馬歸無屋、馮驩出有車的對比,作者進一步強調了自己和同類的境況。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悲涼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底層人士的關切和同情。他認為自己和同類雖然未能改變現狀,卻仍在愚昧中度日,無法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整首詩詞透露出作者對世道的不滿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它呼應了宋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對命運的思索。通過深沉而真實的表達,汪元量成功地將自己的心境與讀者產生共鳴,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義。
“爛醉且窮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fāng táng zhào dài zhì jiàn zèng
酬方塘趙待制見贈
jiǔ wèi rú guān wù, qióng chóu fāng qì shū.
久謂儒冠誤,窮愁方棄書。
shí nián xīn bù zhǎn, wàn lǐ yì hé rú.
十年心不展,萬里意何如。
sī mǎ guī wú wū, féng huān chū yǒu chē.
司馬歸無屋,馮驩出有車。
wú cáo yóu wèi huà, làn zuì qiě qióng lú.
吾曹猶未化,爛醉且窮廬。
“爛醉且窮廬”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