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調笑舞霓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女巫調笑舞霓裳”全詩
遺廟至今香火鬧,女巫調笑舞霓裳。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明皇廟》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明皇廟》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寺廟的景象,并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一種獨特的詩意。
詩詞中的"三郎"指的是明皇廟內供奉的三郎真君,而"蜀大瑯珰"則是祭祀用的大鐘。詩詞開篇即以雨夜之景為背景,描述了夜晚中聽到大鐘隨雨聲而鳴的情景,這樣的場景令人心生感慨。"欲斷腸"一詞表達了作者對這美麗而悲傷的聲音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憂傷和悲涼。
接下來,詩詞描述了明皇廟的現狀。"遺廟至今香火鬧"意味著這座廟宇雖然已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仍然保留著濃厚的宗教氛圍,香火依然旺盛。"女巫調笑舞霓裳"則描繪了廟宇中一種神秘而獨特的場景,女巫扮作神仙,在廟宇中調笑、舞蹈,給人一種奇幻的感覺。這種場景的描繪使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種神秘和幻想的元素。
整首詩詞通過對廟宇景象的描寫,以及對聲音、氛圍和場景的獨特表達,傳達了一種哀怨、憂傷和神秘的情感。它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勾勒出了一幅獨特的畫面,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詩意的美感。在揭示廟宇的歷史傳承和宗教氛圍的同時,詩詞也帶給人們一種超脫塵世的奇幻感覺,引發人們對于神秘和幻想的思考。
“女巫調笑舞霓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íng huáng miào
明皇廟
sān láng xìng shǔ dà láng dāng, yè yǔ wén líng yù duàn cháng.
三郎幸蜀大瑯珰,夜雨聞鈴欲斷腸。
yí miào zhì jīn xiāng huǒ nào, nǚ wū tiáo xiào wǔ ní cháng.
遺廟至今香火鬧,女巫調笑舞霓裳。
“女巫調笑舞霓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