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看山禽哺子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看山禽哺子孫”全詩
紫芝奕奕浮香氣,碧草纖纖沒燒痕。
羽翼已成猶有說,腹心相視更何言。
高歌一曲歸來隱,靜看山禽哺子孫。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商山廟》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商山廟》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蹇柏枯松枕廟門,
獨瞻遺像酹清尊。
紫芝奕奕浮香氣,
碧草纖纖沒燒痕。
譯文:
瘦弱的柏樹和干枯的松樹依偎在廟門旁,
我獨自凝視著廟內的神像,向其敬酒。
神像散發著濃烈的紫芝香氣,
廟前的青草上沒有被燒灼的痕跡。
詩意:
這首詩以廟宇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商山廟中的情景。蹇柏和枯松象征了歲月的流逝和滄桑的廟宇,廟內的遺像是歷史的見證。作者獨自來到廟中,向神像敬酒,表達了對歷史和傳統的敬仰之情。紫芝香氣和未被燒灼的青草則傳達出廟宇的寧靜和神圣。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商山廟的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歷史和傳統的敬仰之情。蹇柏和枯松的形象呼應了廟宇的歲月長河和滄桑感,與廟內的遺像形成鮮明的對比。紫芝浮香和未被燒灼的碧草傳達出廟宇的寧靜和神圣,也映襯出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敬畏之情。
詩中的羽翼和腹心的描寫暗示了廟宇的靈性和內在的價值,表達了作者對廟宇精神的理解和贊美。最后兩句描繪了作者高歌一曲后的隱居歸來,靜靜觀察山中的禽鳥哺育子孫,展現了作者心境的寧靜和對生命的關注。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展示了廟宇的景象,通過對細膩而富有感情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對歷史、傳統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情。
“靜看山禽哺子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g shān miào
商山廟
jiǎn bǎi kū sōng zhěn miào mén, dú zhān yí xiàng lèi qīng zūn.
蹇柏枯松枕廟門,獨瞻遺像酹清尊。
zǐ zhī yì yì fú xiāng qì, bì cǎo xiān xiān méi shāo hén.
紫芝奕奕浮香氣,碧草纖纖沒燒痕。
yǔ yì yǐ chéng yóu yǒu shuō, fù xīn xiāng shì gèng hé yán.
羽翼已成猶有說,腹心相視更何言。
gāo gē yī qǔ guī lái yǐn, jìng kàn shān qín bǔ zǐ sūn.
高歌一曲歸來隱,靜看山禽哺子孫。
“靜看山禽哺子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