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軍戰血平三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六軍戰血平三川”全詩
金鞍戰馬踏云梯,日射旌旗紅{上竹下敕}{上竹下敕}。
黑霧壓城塵漲天,西方殺氣成愁煙。
釣魚臺畔古戰場,六軍戰血平三川。
天寒日落愁無色,將軍一劍萬人敵。
婦女多在官宮中,兵氣不揚長太息。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聞父老說兵》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父老說兵》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鮮為人知的天兵入侵西蜀,戰鼓聲震裂山谷,戰馬踏云梯奔馳,陽光映照下的旌旗閃耀。黑霧籠罩著城池,戰斗的硝煙彌漫西方。在釣魚臺旁的古戰場上,六軍奮勇殺敵,戰斗的血腥讓平原變成了三道川流。天寒日落時,悲傷之情無處不在,將軍手持一把劍,面對萬人敵。婦女們多生活在官宮之中,無法感受到戰爭的氣息,只能長嘆息息。
這首詩詞以描述戰爭時期的動蕩和殘酷為主題,展現了汪元量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戰爭帶來的苦難的描繪。詩中通過描繪戰爭的場景和氛圍,表達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悲傷。作者通過運用生動的比喻和形象描寫,使詩詞更具有感染力和藝術美感。
這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苦難,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冷漠和戰爭對普通人的影響。通過描繪戰爭的景象和戰士們的英勇,詩詞表達了對戰爭的思考和對和平的向往。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之感,展示了汪元量才情橫溢的藝術才華。
“六軍戰血平三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fù lǎo shuō bīng
聞父老說兵
xī wén tiān bīng rù xī shǔ, bǐng gǔ luàn wō liè yán gǔ.
昔聞天兵入西蜀,鞞鼓亂撾裂巖谷。
jīn ān zhàn mǎ tà yún tī, rì shè jīng qí hóng shàng zhú xià chì shàng zhú xià chì.
金鞍戰馬踏云梯,日射旌旗紅{上竹下敕}{上竹下敕}。
hēi wù yā chéng chén zhǎng tiān, xī fāng shā qì chéng chóu yān.
黑霧壓城塵漲天,西方殺氣成愁煙。
diào yú tái pàn gǔ zhàn chǎng, liù jūn zhàn xuè píng sān chuān.
釣魚臺畔古戰場,六軍戰血平三川。
tiān hán rì luò chóu wú sè, jiāng jūn yī jiàn wàn rén dí.
天寒日落愁無色,將軍一劍萬人敵。
fù nǚ duō zài guān gōng zhōng, bīng qì bù yáng cháng tài xī.
婦女多在官宮中,兵氣不揚長太息。
“六軍戰血平三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