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檠明滅淚眼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檠明滅淚眼暗”全詩
短檠明滅淚眼暗,誰令不寐心如飛。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嗟我滯留于外地,行當歸來我心悲。
秋雨夜寒聞搗衣,短檠明滅淚眼暗。
誰令我不能安睡,心如飛鳥亂紛飛。
詩意:
這首詩以自述的方式表達了作者王之道身處異鄉的思鄉之情。他感嘆自己被困于外地,渴望重返故鄉。在一個寒冷的秋雨夜晚,他聽到了故鄉里家人搗衣的聲音,這進一步勾起了他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他的眼淚在短檠(檠:門簾)的明滅間流淌,但是他的眼淚和內心的悲傷都被黑暗所掩蓋。他感嘆誰讓他無法入眠,內心的不安如同飛鳥般翻飛不定。
賞析:
這首詩詞表現了作者滯留他鄉的孤寂和思鄉之情。通過描繪秋雨夜晚的冷寂和遠離家鄉的痛苦,作者抒發了自己對家鄉的深深思念。詩中的短檠明滅和淚眼暗的描寫,生動地展示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眼淚的流淌。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無法入眠的心情,心如飛鳥般亂飛,顯示出他內心的不安和迷茫。整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傳達出作者對家鄉的無盡思念和對離鄉之苦的深切感受。
“短檠明滅淚眼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ào jī zhōng cí hú jí shì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
jiē yǔ liú zhì háng dāng guī, qiū yǔ yè hán wén dǎo yī.
嗟予留滯行當歸,秋雨夜寒聞搗衣。
duǎn qíng míng miè lèi yǎn àn, shuí lìng bù mèi xīn rú fēi.
短檠明滅淚眼暗,誰令不寐心如飛。
“短檠明滅淚眼暗”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