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武尚稽班玉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接武尚稽班玉筍”全詩
一時思致追長慶,千載風流識建安。
接武尚稽班玉筍,昂霄終合待金鑾。
自憐衰退無新語,捧腹還君醉眼看。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之道所作的《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坐想云煙走筆端,
夜哦佳制老忘寒。
一時思致追長慶,
千載風流識建安。
接武尚稽班玉筍,
昂霄終合待金鑾。
自憐衰退無新語,
捧腹還君醉眼看。
詩意:
這首詩以王之道的名義,以次韻張進彥的寄詩為題材。詩人坐著思考,想象著云煙飄蕩的景象,用筆記錄下來。夜晚,他沉醉在美好的作品中,忘卻了寒冷的孤獨。他一時之間思緒寄托于追逐長慶的歡樂,回憶起千年前建安時期的風采。他期待著接武尚稽班玉筍,昂首上升,最終與金鑾合一。他自憐自己的衰退,無法創作出新的詩句,但仍然欣賞著自己創作的作品,讓讀者一同陶醉其中。
賞析:
這首詩以王之道的名義寫作,通過描繪詩人的思考和情感狀態,展現了他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和對過去時代的向往。詩人通過坐想云煙、夜哦佳制等意象的描繪,表達了他在創作中的自由和快樂。他將思緒投射到追逐長慶的時光,回顧建安時期的輝煌,表達了對歷史的向往和對美好時代的追求。
詩中的"接武尚稽班玉筍,昂霄終合待金鑾"一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詩歌的期待和追求。他希望自己的詩歌能夠接受武尚和稽班這兩個文學團體的認可,以此昂首上升,最終獲得皇家的贊許。這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己作品的期待,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賞識。
最后兩句"自憐衰退無新語,捧腹還君醉眼看"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創作能力的自我懷疑和自嘲。他認為自己已經衰退,無法創作出新的詩句,但仍然喜歡回味以前的作品,以此來滿足他人的欣賞。這種自我懷疑和自嘲的態度,展示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謙遜和對讀者的敬重。
整首詩以自我表達和情感抒發為主線,通過對詩人創作狀態和心境的描繪,傳達了對過去時代的向往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同時,詩人對自己創作能力的自我懷疑和自嘲,展示了他對詩歌的敬畏和對讀者的尊重。這首詩以簡潔明快律動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王之道作為一位宋代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愛。
“接武尚稽班玉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āng jìn yàn jiàn jì èr shǒu
次韻張進彥見寄二首
zuò xiǎng yún yān zǒu bǐ duān, yè ó jiā zhì lǎo wàng hán.
坐想云煙走筆端,夜哦佳制老忘寒。
yī shí sī zhì zhuī cháng qìng, qiān zǎi fēng liú shí jiàn ān.
一時思致追長慶,千載風流識建安。
jiē wǔ shàng jī bān yù sǔn, áng xiāo zhōng hé dài jīn luán.
接武尚稽班玉筍,昂霄終合待金鑾。
zì lián shuāi tuì wú xīn yǔ, pěng fù hái jūn zuì yǎn kàn.
自憐衰退無新語,捧腹還君醉眼看。
“接武尚稽班玉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