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延從北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招延從北海”全詩
鄉味莼羹美,皇思誥墨香。
招延從北海,吟詠繼東陽。
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
分類:
作者簡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于世。
《送安豐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韻》王之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安豐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韻》是宋代詩人王之道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別安豐判官江叔夜賞菊花為主題,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菊花的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冬天的景色溫暖宜人,江上的菊花黃燦燦。鄉土的味道,莼菜羹美味可口;皇帝思念的香墨,意蘊深遠。引請你來自北海,吟詠繼承東陽的風韻。分別之后互相懷念,時常應該相聚在草堂里詢問彼此近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景色中的菊花和鄉土美食,展現了濃郁的鄉土情懷。作者以菊花作為寄托情感的載體,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和對友人遠行的思念之情。菊花在詩中被賦予了明亮、耀眼的形象,象征著友情的美好和堅韌。詩詞開篇以冬溫行色好來形容冬日的景色,給人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為后文的別離增添了一絲憂傷。詩中提到的莼菜羹和香墨,則代表了地方特色美食和文化,進一步勾起讀者對鄉土的思念和對友人的祝福。
詩詞中的招延從北海和吟詠繼東陽,則暗示著友人江叔的才情和學識。北海和東陽都是當時文化繁盛的地方,招延和吟詠則表達了對江叔才情的贊賞和期待。最后兩句“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表達了友人分別之后的互相思念和希望再次相聚的心愿。
整首詩詞通過對冬日景色、菊花、鄉土美食和友人情誼的描繪,展現了濃厚的鄉情和深厚的友誼。通過細膩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友情的珍視,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溫暖和感動。同時,詩詞中融入了對鄉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鄉土的留戀和熱愛。
“招延從北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ān fēng pàn guān jiāng shū yè yòng jú huā yùn
送安豐判官江叔夜用菊花韻
dōng wēn xíng sè hǎo, jiāng shàng jú huā huáng.
冬溫行色好,江上菊花黃。
xiāng wèi chún gēng měi, huáng sī gào mò xiāng.
鄉味莼羹美,皇思誥墨香。
zhāo yán cóng běi hǎi, yín yǒng jì dōng yáng.
招延從北海,吟詠繼東陽。
bié hòu rú xiāng yì, shí yīng wèn cǎo táng.
別后如相憶,時應問草堂。
“招延從北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