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隱墻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似隱墻東”全詩
闌干小倚東風里。
夜久寂無人。
露濃花氣清。
悠然心獨喜。
此意如何意。
不似隱墻東。
燭花圍坐紅。
分類: 菩薩蠻
作者簡介(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菩薩蠻》張孝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菩薩蠻·溶溶花月天如水》是宋代張孝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花朵盛開的美景和夜晚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寧靜。
譯文:
花朵盛開,月光如水流淌天空。
我靠在窗欞上,倚著微風。
夜晚漫長,寂靜無人。
露水濃郁,花香清新。
心情悠然,獨自歡喜。
這種心境是怎樣的感受?
與隱秘的東墻不同,
燭花圍坐的紅衣人。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菩薩蠻曲調為題材,描繪了花朵綻放的美景和夜晚的寧靜。詩人以溶溶的花朵和如水般的月光來形容天空的美麗景象,而自己則靠在窗欞上,倚著微風,感受著夜晚的寧靜。詩人在長夜中感受到寂靜無人的氛圍,同時也感受到露水濃郁和花香清新的氣息。在這樣的環境下,詩人心情悠然,獨自享受著內心的喜悅。
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種心境是怎樣的感受?”通過對比,詩人表示這種心情與隱秘的東墻并不相似。在東墻的背后,可能有一種隱秘的情感或者境遇,與詩人目前的心境不同。最后兩句“燭花圍坐的紅衣人”,則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和浪漫氛圍。
整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喜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環境相融合,創造出一種靜謐而幽美的氛圍。詩中所表達的寧靜與喜悅,引發讀者對于內心深處的感悟和思考。
“不似隱墻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ú sà mán
菩薩蠻
róng róng huā yuè tiān rú shuǐ.
溶溶花月天如水。
lán gān xiǎo yǐ dōng fēng lǐ.
闌干小倚東風里。
yè jiǔ jì wú rén.
夜久寂無人。
lù nóng huā qì qīng.
露濃花氣清。
yōu rán xīn dú xǐ.
悠然心獨喜。
cǐ yì rú hé yì.
此意如何意。
bù shì yǐn qiáng dōng.
不似隱墻東。
zhú huā wéi zuò hóng.
燭花圍坐紅。
“不似隱墻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