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鞚爭馳御道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鞚爭馳御道黃”全詩
佛談非想色界色,天造玉皇香案香。
興慶池邊凝曉露,善和坊里借余光。
行聞綺席開東省,飛鞚爭馳御道黃。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牡丹次韻》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牡丹次韻》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展現了牡丹花的嬌艷和宮廷文化的繁華。
詩中的畫舫象征著宮廷文化的繁榮,作者提問為何需要畫舫來載美麗的女子。青裙的女子今天有幸受到東王的拜訪,顯示出她的尊貴身份。接下來,詩人談到佛教的思考,指出佛教講述的并非是世俗的欲望,而是超越世俗的境界。天生造就了玉皇香案上的香,暗示著牡丹花的清雅和高貴。
詩人在詩中描繪了興慶池邊的景象,清晨的露水凝結在花瓣上,增添了一絲清新和神秘感。善和坊里租借了余光,暗示了牡丹花的美麗令人難以抵擋。接下來,詩人聽說綺席在東省開啟了,象征著宴會和盛宴的開始。飛鞚競馳于御道之上,象征著宮廷的繁華和盛況。
整首詩以牡丹花為主題,通過描繪花卉和宮廷文化,展現了詩人對于美的追求以及對于宮廷繁華的向往。通過對畫舫、青裙、香案、曉露、余光、綺席和御道黃的描繪,詩人營造了一幅宮廷盛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那種富麗堂皇的氛圍。
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詩意和美感的世界。通過對牡丹花的贊美和對宮廷文化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繁華世界的向往。同時,詩中也體現了詩人對于佛教思想的思考和對超越世俗的思索。整首詩以華美的詞藻和豐富的意象,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愉悅,堪稱一首優美的詩詞佳作。
“飛鞚爭馳御道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ǔ dān cì yùn
牡丹次韻
huà fǎng hé xū zài xī zǐ, qīng qún jīn xìng bài dōng wáng.
畫舫何須載西子,青裙今幸拜東王。
fú tán fēi xiǎng sè jiè sè, tiān zào yù huáng xiāng àn xiāng.
佛談非想色界色,天造玉皇香案香。
xīng qìng chí biān níng xiǎo lù, shàn hé fāng lǐ jiè yú guāng.
興慶池邊凝曉露,善和坊里借余光。
xíng wén qǐ xí kāi dōng shěng, fēi kòng zhēng chí yù dào huáng.
行聞綺席開東省,飛鞚爭馳御道黃。
“飛鞚爭馳御道黃”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