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聞如來有佛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聞如來有佛眼”全詩
從此慈悲修廣目,得爭開處便爭開。
分類:
作者簡介(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號潛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潛山)人,卜居四明鄞縣(今屬浙江)。紹興八年(1138),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九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勝景,游覽殆。
《乞雙峰山頻婆果》朱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乞雙峰山頻婆果》
中文譯文:
我聞如來有佛眼,
結子成時速寄來。
從此慈悲修廣目,
得爭開處便爭開。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朱翌所作,描述了一個關于佛教的寓言故事。詩中通過佛教的象征意象,表達了修行者通過慈悲心和開放的心態,達到覺悟和智慧的境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佛教思想。"如來有佛眼"意味著佛陀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洞察力,是廣大眾生的慈悲救渡者。"結子成時速寄來"表示結出果實的時候,佛陀的智慧會迅速傳達給修行者。"從此慈悲修廣目"意味著修行者在開悟后,具備了智慧和慈悲的廣大心胸。"得爭開處便爭開"傳達了修行者要努力爭取開悟的心態,只要有開悟的機緣,就能迅速獲得智慧。
整首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將佛教思想與人生境界相結合。詩人朱翌通過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修行者應該以慈悲心和開放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不斷追求智慧和覺悟的境界。這首詩以簡短的文字,點出了佛教修行的核心原則,給人以深思。
“我聞如來有佛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ǐ shuāng fēng shān pín pó guǒ
乞雙峰山頻婆果
wǒ wén rú lái yǒu fú yǎn, jié zǐ chéng shí sù jì lái.
我聞如來有佛眼,結子成時速寄來。
cóng cǐ cí bēi xiū guǎng mù, dé zhēng kāi chù biàn zhēng kāi.
從此慈悲修廣目,得爭開處便爭開。
“我聞如來有佛眼”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