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峰長照夕陽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兩峰長照夕陽斜”全詩
扇底龍魚吹日影,鏡中鶯燕老年華。
蘇堤物換前朝柳,葛嶺人耕故相家。
今日消沉一杯水,兩峰長照夕陽斜。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西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西湖的美景,并借景抒懷,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
譯文:
西湖風景如畫卷展開,
文人墨客贊嘆不已。
龍魚在扇子下吹動日影,
鶯燕在鏡子中顯現歲月的滄桑。
蘇堤上物換了前朝的柳樹,
葛嶺上人們仍在耕作,家族相繼。
如今,一杯水消沉了過去的輝煌,
兩峰依然照耀著斜陽的長影。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西湖的美景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人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
詩中的西湖風景如畫卷一般展開,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贊嘆。這里西湖被賦予了藝術的意義,以其獨特的美景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使他們心生詠嘆之情。
詩中提到的龍魚吹動日影和鏡中顯現的鶯燕,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龍魚吹動日影,寓意著時光的流逝,而鏡中的鶯燕則象征著歲月的滄桑。這些景物的變化,使詩人感嘆時光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暗示了人生短暫而易逝。
詩中提到的蘇堤和葛嶺,分別代表著兩個時期的人事物。蘇堤上的柳樹已經變了,代表了前朝的物換了形態,而葛嶺上的人們仍然在耕作,代表了家族的相繼。通過描繪這兩個景物,詩人表達了時代更迭和生活的延續。
最后兩句“今日消沉一杯水,兩峰長照夕陽斜”,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輝煌的消沉和對未來的希望。一杯水消沉了過去的輝煌,但兩峰依然照耀著夕陽的長影,暗示著希望與未來。
《西湖》這首詩以西湖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之情,同時蘊含了對未來的希望。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抒情的表達方式,展現了楊維楨獨特的藝術才華。
“兩峰長照夕陽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ú
西湖
xī hú fēng jǐng kāi tú huà, mò kè sāo rén rù yǒng jiē.
西湖風景開圖畫,墨客騷人入詠嗟。
shàn dǐ lóng yú chuī rì yǐng, jìng zhōng yīng yàn lǎo nián huá.
扇底龍魚吹日影,鏡中鶯燕老年華。
sū dī wù huàn qián cháo liǔ, gé lǐng rén gēng gù xiāng jiā.
蘇堤物換前朝柳,葛嶺人耕故相家。
jīn rì xiāo chén yī bēi shuǐ, liǎng fēng zhǎng zhào xī yáng xié.
今日消沉一杯水,兩峰長照夕陽斜。
“兩峰長照夕陽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