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夷仙去五湖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鴟夷仙去五湖船”全詩
昨夜洞庭秋水長,夢聞廣樂下鈞天。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鴟夷仙去五湖船,
故國何人憶計然。
昨夜洞庭秋水長,
夢聞廣樂下鈞天。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追憶故國的情景。鴟夷仙指的是傳說中的仙人,他已經離開了五湖之地,而在故國的人們是否還記得他的智慧和才華呢?詩人提到昨夜洞庭湖上的秋水變得更加遼闊,仿佛召喚著詩人。在夢中,詩人聽到了廣樂之音自天而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鴟夷仙離去和洞庭湖秋水的變化,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詩中的廣樂指的是宮廷音樂,下鈞天表示音樂聲從高空降落,這些描寫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整首詩抓住了人們對故國的眷戀和對往事的懷念,以及時間的無情流轉,使得讀者在閱讀時產生思考和共鳴。
此外,詩詞運用了音韻的手法,通過押韻的方式使得整首詩具有一定的韻律感,增強了詩的音樂性和美感。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意象和意境,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之間相互映襯,以此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之情。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故國的思念和對逝去時光的回憶,同時也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時間流轉的深刻感悟。
“鴟夷仙去五湖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yǒng shí zhāng yòng yùn fù zhèng zōng jià gé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chī yí xiān qù wǔ hú chuán, gù guó hé rén yì jì rán.
鴟夷仙去五湖船,故國何人憶計然。
zuó yè dòng tíng qiū shuǐ zhǎng, mèng wén guǎng yuè xià jūn tiān.
昨夜洞庭秋水長,夢聞廣樂下鈞天。
“鴟夷仙去五湖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