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操斧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孰操斧斤”全詩
鐘藤日肥,美木削只。
於呼孤剛,柔惡斃之。
孰操斧斤,為我理之。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鐘藤辭》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鐘藤辭》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詩中描繪了南方的一株美麗的木材,以及纏繞在其上的鐘藤。詩人通過對木材和鐘藤的對比,表達了柔弱與剛強之間的關系。
詩意:
詩人以南方美木為象征,鐘藤為意象,探討了柔弱與剛強之間的互動關系。美木雖然細小,但鐘藤卻能緊緊束縛住它,使其日漸茁壯。然而,美木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斷磨礪鐘藤,使其逐漸削弱。詩人以此來表達柔弱的一方也能對強者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甚至威脅到強者的存在。
賞析:
《鐘藤辭》通過對美木和鐘藤的描寫,折射出人與人之間的力量關系。詩中的美木象征著柔弱的一方,而鐘藤代表著剛強的一方。美木雖然表面上看似脆弱,卻能以其漸漸成長的力量,逐漸影響和威脅到鐘藤的存在。這種柔弱與剛強之間的互動,暗示了弱者也有可能通過持續努力和成長來改變自己的處境,甚至對抗強者。
詩人通過簡練的表達和對比的手法,將詩意展現得淋漓盡致。詩中沒有直接揭示出美木和鐘藤的身份,而是通過對它們特征的描述,引發讀者對于力量和影響的思考。美木和鐘藤的關系象征著弱者與強者之間的博弈,使得詩詞更具有普遍性和深遠的意義。
總的來說,《鐘藤辭》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通過對美木和鐘藤的對比,描繪了柔弱與剛強之間的關系,表達了弱者也能對抗強者并產生影響的思想。這首詩詞引發人們對于力量和影響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孰操斧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téng cí
鐘藤辭
nán yǒu měi mù, zhōng téng shù zhǐ.
南有美木,鐘藤束只。
zhōng téng rì féi, měi mù xuē zhǐ.
鐘藤日肥,美木削只。
yú hū gū gāng, róu è bì zhī.
於呼孤剛,柔惡斃之。
shú cāo fǔ jīn, wèi wǒ lǐ zhī.
孰操斧斤,為我理之。
“孰操斧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