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不插鹽枝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檐前不插鹽枝竹”全詩
檐前不插鹽枝竹,臥聽金羊引小車。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宮詞(十二首)》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宮詞(十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宮殿內的美景和宮廷生活的一幕。
詩詞的中文譯文:
十二瓊樓浸月華,
桐花移影上窗紗。
檐前不插鹽枝竹,
臥聽金羊引小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宮廷為背景,通過描繪瓊樓、月光、桐花等元素,展現了富麗堂皇的宮廷景象和宮廷生活的一瞥。
首句“十二瓊樓浸月華”,表現了宮廷中高聳的瓊樓,它們仿佛被月光所浸染,閃爍著璀璨的光輝。這里的“十二”可能指的是數量眾多的樓閣,增加了宮廷的壯麗氣勢。
接著,詩人描述了桐花的移動和它們在窗紗上形成的倒影。“桐花移影上窗紗”,表達了桐花在微風中飄動的美麗景象,并通過窗紗的倒影將這種美妙的變化展示給了宮中的人們。
第三句“檐前不插鹽枝竹”,意味著宮廷的氛圍之純凈、高尚。鹽枝竹是一種吉祥的植物,但在宮廷中卻不插在檐前,這可能是因為宮廷環境已經足夠祥和吉利,不需要額外的象征物來增加吉祥氣氛。
最后一句“臥聽金羊引小車”,描繪了宮廷中一種恬靜的景象。金羊可能指的是一種裝飾品或雕塑,它引導著一輛小車緩緩行進,發出的聲音仿佛是在宮廷里臥聽的樂曲。這一景象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也展示了宮廷生活的奢華與安逸。
這首詩通過對宮廷景象的描繪,將讀者帶入到了一個富麗堂皇、寧靜優雅的宮廷世界中。作者運用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示了宮廷的壯麗與安寧,營造出一種恬靜和悠遠的氛圍,使人感受到了宮廷生活的魅力。
“檐前不插鹽枝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cí shí èr shǒu
宮詞(十二首)
shí èr qióng lóu jìn yuè huá, tóng huā yí yǐng shàng chuāng shā.
十二瓊樓浸月華,桐花移影上窗紗。
yán qián bù chā yán zhī zhú, wò tīng jīn yáng yǐn xiǎo chē.
檐前不插鹽枝竹,臥聽金羊引小車。
“檐前不插鹽枝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