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去拔珊瑚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去拔珊瑚樹”全詩
明朝去拔珊瑚樹,龍氣隨飛過海門。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冶春口號(七首·寄昆山袁、呂、郭三才子)》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冶春口號(七首·寄昆山袁、呂、郭三才子)》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美好寓意。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冶春口號(七首·寄昆山袁、呂、郭三才子)
昆田傳言有玉子,小昆侖是海西。拔珊瑚樹明朝去,龍氣飛過海門。
譯文:
傳聞昆田孕育出了玉子,小昆侖位于海的西方。明朝去拔取珊瑚樹,龍氣隨飛過海門。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為背景,描述了昆田傳說中孕育出的珍貴玉子,以及海西的小昆侖。詩人表達了對春天的向往和美好的期望。拔取珊瑚樹的行為象征著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尋,而龍氣飛過海門則暗示著吉祥和繁榮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和豐饒的寓意。通過昆田玉子和小昆侖的形象,詩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宇宙的神秘。拔取珊瑚樹的行為象征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有著積極向上的意義。龍氣飛過海門則預示著吉祥和繁榮的到來,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感覺。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融入了一定的神話和想象元素,使詩意更加豐富和深遠。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鮮活和美麗,同時也被激發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明朝去拔珊瑚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chūn kǒu hào qī shǒu jì kūn shān yuán lǚ guō sān cái zǐ
冶春口號(七首·寄昆山袁、呂、郭三才子)
jiàn shuō kūn tián shēng yù zǐ, hǎi xī hái yǒu xiǎo kūn lún.
見說昆田生玉子,海西還有小昆侖。
míng cháo qù bá shān hú shù, lóng qì suí fēi guò hǎi mén.
明朝去拔珊瑚樹,龍氣隨飛過海門。
“明朝去拔珊瑚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