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月纖纖照影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闕月纖纖照影歸”全詩
魚吹綠酒常雙躍,雁列瑤箏不獨飛。
隔座送鬮喧中射,當筵呼摻促更衣。
雞鳴樂極翻凄斷,闕月纖纖照影歸。
分類:
作者簡介(楊維楨)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席上賦》楊維楨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席上賦》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宴席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宴席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蘿洞蘭煙繞燭徽,
三更三點妓成圍。
魚吹綠酒常雙躍,
雁列瑤箏不獨飛。
隔座送鬮喧中射,
當筵呼摻促更衣。
雞鳴樂極翻凄斷,
闕月纖纖照影歸。
詩意和賞析:
《席上賦》以宴席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場景和情感表達,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和對歡樂背后的無常的思考。
詩的開篇,“蘿洞蘭煙繞燭徽”,以蘿薇花的形象與燭光相映成趣,形容宴席上的氛圍溫馨而雅致。接著,“三更三點妓成圍”,描繪了妓女們圍繞在宴席上的情景,使整個場景更具生動感。
接下來的兩句:“魚吹綠酒常雙躍,雁列瑤箏不獨飛”,運用了魚和雁的形象來描繪宴席上歡樂的氛圍。魚吹綠酒雙躍,形象地表達了宴席上歡聲笑語的喧鬧場面,而雁列瑤箏不獨飛,則展現了宴席上人們的歡聚和共襄盛舉。
詩的后半部分,“隔座送鬮喧中射,當筵呼摻促更衣”,通過描繪喧鬧的氣氛和熱鬧的場景,再次強調了宴席上的熱鬧和歡樂。
最后兩句,“雞鳴樂極翻凄斷,闕月纖纖照影歸”,以雞鳴為時刻的轉折點,暗示宴席的結束。雞鳴樂極翻凄斷,表達了歡樂的極致會轉瞬成為凄涼。闕月纖纖照影歸,月光灑在人們離去的身影上,寓意著人生的無常和離別的情感。
整首詩以宴席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情感轉折,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歡樂和離別的感悟。詩中運用了花、燭、魚、雁等形象,以及雞鳴和月光的象征意義,構建了一個細膩而意蘊豐富的畫面,使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作者對人生和歡樂的思考。
“闕月纖纖照影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 shàng fù
席上賦
luó dòng lán yān rào zhú huī, sān gēng sān diǎn jì chéng wéi.
蘿洞蘭煙繞燭徽,三更三點妓成圍。
yú chuī lǜ jiǔ cháng shuāng yuè, yàn liè yáo zhēng bù dú fēi.
魚吹綠酒常雙躍,雁列瑤箏不獨飛。
gé zuò sòng jiū xuān zhōng shè, dāng yán hū càn cù gēng yī.
隔座送鬮喧中射,當筵呼摻促更衣。
jī míng lè jí fān qī duàn, quē yuè xiān xiān zhào yǐng guī.
雞鳴樂極翻凄斷,闕月纖纖照影歸。
“闕月纖纖照影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