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知要緊翻成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知要緊翻成慢”全詩
爭知要緊翻成慢,菱葉中間絆卻船。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采蓮歌》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采蓮歌》是明代劉基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采蓮時的情景和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采蓮歌》中文譯文:
采得紅蓮愛白蓮,
雙橈快轉怕人先。
爭知要緊翻成慢,
菱葉中間絆卻船。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在采蓮的過程中,他發現了紅色的蓮花和白色的蓮花,心生愛慕之情。他雙手用力劃動船槳,怕別人搶先采蓮。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過于急躁可能會導致翻船的危險,而且在菱葉叢中船只也會被絆住。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采蓮者的情感和境遇。作者通過對紅蓮和白蓮的描繪,表達了詩中人物對美的追求和欣賞之情。雙橈快轉的描寫形象地展示了采蓮者的緊張和急切,他擔心別人會比他先采到心儀的蓮花。然而,作者通過“爭知要緊翻成慢”這一句,暗示了過于急躁和不冷靜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最后一句“菱葉中間絆卻船”更是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戲劇性和危險感,揭示了采蓮者的冒險行為。這種巧妙的轉折和意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深刻的啟示,如冷靜應對困境、珍惜機會等。總的來說,《采蓮歌》通過對一個簡單場景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追求美好時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反映了人性中的一些弱點和教訓。
“爭知要緊翻成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i lián gē
采蓮歌
cǎi dé hóng lián ài bái lián, shuāng ráo kuài zhuǎn pà rén xiān.
采得紅蓮愛白蓮,雙橈快轉怕人先。
zhēng zhī yào jǐn fān chéng màn, líng yè zhōng jiān bàn què chuán.
爭知要緊翻成慢,菱葉中間絆卻船。
“爭知要緊翻成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