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此時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用此時驚”全詩
千家看露濕,萬里覺天清。
映水金波動,銜山桂樹生。
不知飛鵲意,何用此時驚。
分類:
《和崔中丞中秋月》張南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崔中丞中秋月》是唐代張南史所作的一首詩,表現了中秋佳節時的月色美景和人們的情感。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夜月色特別明亮,西樓只有我一個人情感激蕩。千家萬戶都看到露水沾濕了,萬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天空的晴朗。月光倒映在水面上,金色波紋蕩漾,山上的桂樹也被月光照亮而生出生機。不知道飛翔的鵲兒在想什么,為何在這個時候驚擾了我的心境。
詩意:
這首詩是一首表現中秋月色美麗的佳作。詩人在秋夜中獨自在西樓觀賞月亮,感受到了秋天的清爽和深情。詩人通過描寫月光、露水、山林等自然景觀,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情感。詩人也在思考為什么在這個美好的時刻會被鵲聲驚擾,寓意了人生中美好的時刻也可能被煩瑣和不愉快的事物打擾和影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形象的描寫,表現了中秋月色的美麗和人們的情感。首句“秋夜月偏明”,用“偏”字突出了月光的亮度,也表現出秋夜的寂靜。接下來的“西樓獨有情”,表現出了詩人獨自賞月的情感,也暗示了人生中每個人所擁有的獨特情感和境遇。接下來的描寫,如“千家看露濕,萬里覺天清”,表現了中秋的美景和氣氛,也表達了詩人對這個美好世界的熱愛和感悟。最后一句“不知飛鵲意,何用此時驚”,表現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也寓意著人生中美好的時刻也可能會被煩瑣和不愉快的事物打擾和影響。整首詩的意境清新、優美,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何用此時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uī zhōng chéng zhōng qiū yuè
和崔中丞中秋月
qiū yè yuè piān míng, xī lóu dú yǒu qíng.
秋夜月偏明,西樓獨有情。
qiān jiā kàn lù shī, wàn lǐ jué tiān qīng.
千家看露濕,萬里覺天清。
yìng shuǐ jīn bō dòng, xián shān guì shù shēng.
映水金波動,銜山桂樹生。
bù zhī fēi què yì, hé yòng cǐ shí jīng.
不知飛鵲意,何用此時驚。
“何用此時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