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悵中自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惆悵中自迷”全詩
見人抱兒女,仰面看天啼。
郭北有宕子,鮮服明春閨。
累累倚門親,疏茹乏鹽醯。
盛年異欣戚,薄暮空噬臍。
達生貴知命,胡為苦悲凄。
咬咬水中鳧,谷谷墻下雞。
良無返哺望,乳菢何棲棲。
冥目思此理,惆悵中自迷。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雜詩(三十三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三十三首)
郭南有窮夫,
黃發對老妻。
見人抱兒女,
仰面看天啼。
郭北有宕子,
鮮服明春閨。
累累倚門親,
疏茹乏鹽醯。
盛年異欣戚,
薄暮空噬臍。
達生貴知命,
胡為苦悲凄。
咬咬水中鳧,
谷谷墻下雞。
良無返哺望,
乳菢何棲棲。
冥目思此理,
惆悵中自迷。
【中文譯文】
郭南有一位窮苦的丈夫,
頭發已斑白,對著年邁的妻子。
看到別人抱著兒女,
仰天長嘆。
郭北有一位寡婦,
明春時節穿著鮮艷的衣裳。
幾次幾次地倚門而望,
家中貧乏鹽和醯。
盛年之時,心情卻截然不同,
晚年孤獨空虛。
明白人生貴在知命,
為何要苦苦哀嘆?
咬咬水中的野鴨,
谷谷墻下的雞。
良好的回報與期望無緣,
乳菢(一種小鳥)卻不知何處棲息。
目光朦朧,思考這個道理,
沉思迷茫,陷入困惑。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兩個不同家庭的描寫,反映了人生中的差異和命運的無常。詩人描述了南郭和北郭兩個家庭的不同遭遇和心境。
南郭的夫妻生活節儉貧困,老年之際仍相依為伴。詩人以黃發對老妻形容年邁的丈夫,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生活的辛酸。他們看到別人抱著兒女,仰天長嘆,顯露出對生活現狀的無奈和苦悶。
北郭的寡婦則形容為明春時節鮮艷的服飾,但她心懷寂寞,每每倚門而望,期待著親人的歸來,卻只有貧乏的鹽和醯。這種對親情的渴望和無盡的等待,使人感受到寂寞和苦澀。
整首詩以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人生的悲歡離合,盛年歡樂與晚年孤獨形成鮮明對照。詩人提出了一個哲學的問題,即人生的命運和幸福感,是否取決于外在的物質條件和社會地位。
最后兩句“咬咬水中鳧,谷谷墻下雞。良無返哺望,乳菢何棲棲。”寓意深遠。咬咬水中鳧和谷谷墻下雞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艱辛和無奈,而乳菢無處棲息則象征了人們對于回報和期望的渴望。
這首詩詞通過真實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疑問,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中不同人群的命運和心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迷失在功利和物質的追逐中,同時也呼喚社會關愛和溫暖,給予那些貧困和孤獨的人更多的關注和幫助。整首詩以簡潔而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
“惆悵中自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sān shí sān shǒu
雜詩(三十三首)
guō nán yǒu qióng fū, huáng fà duì lǎo qī.
郭南有窮夫,黃發對老妻。
jiàn rén bào ér nǚ, yǎng miàn kàn tiān tí.
見人抱兒女,仰面看天啼。
guō běi yǒu dàng zi, xiān fú míng chūn guī.
郭北有宕子,鮮服明春閨。
lěi lěi yǐ mén qīn, shū rú fá yán xī.
累累倚門親,疏茹乏鹽醯。
shèng nián yì xīn qī, bó mù kōng shì qí.
盛年異欣戚,薄暮空噬臍。
dá shēng guì zhī mìng, hú wéi kǔ bēi qī.
達生貴知命,胡為苦悲凄。
yǎo yǎo shuǐ zhōng fú, gǔ gǔ qiáng xià jī.
咬咬水中鳧,谷谷墻下雞。
liáng wú fǎn bǔ wàng, rǔ bào hé xī xī.
良無返哺望,乳菢何棲棲。
míng mù sī cǐ lǐ, chóu chàng zhōng zì mí.
冥目思此理,惆悵中自迷。
¤
“惆悵中自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