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在一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死在一瞬”全詩
富貴實禍樞,寡欲自鮮吝。
疏食可以飽,肥甘乃鋒刃。
探珠入龍堂,生死在一瞬。
何如坐蓬蓽,默默觀大運。
¤
分類:
作者簡介(劉基)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后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并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后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于世。劉伯溫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旅興(四十首)》劉基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興(四十首)》是明代劉基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旅途中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旅途中的心境
徼福非所希,
避禍敢不慎。
富貴實禍樞,
寡欲自鮮吝。
在旅途中,我并不追求富貴的福氣,也不敢掉以輕心地避開禍患。因為富貴實際上是禍患的源頭,而我對物質的欲望卻很少,不會因此而陷入困擾。
疏食可以飽,
肥甘乃鋒刃。
探珠入龍堂,
生死在一瞬。
簡單的飲食可以讓人感到滿足,而過度的肥甘則可能成為傷害自己的利器。探珠進入龍宮,生死轉瞬之間。
何如坐蓬蓽,
默默觀大運。
不如像坐在蓬草之上,默默地觀察著眾多命運的起伏變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旅途中的心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富貴和欲望的淡泊態度,并對人生的短暫和命運的無常有所思考。
作者認為追求富貴和物質的欲望只會給人帶來禍患,而簡單滿足的生活可以帶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感。通過探珠入龍堂的比喻,作者強調了生死轉瞬之間的脆弱性和無常性。
最后,作者以坐蓬草默默觀察大運的態度,表達了對人生的深思。坐在蓬草之上,象征著超脫塵世的心境,默默觀察大運,意味著對命運的接受和對人生的平和態度。
這首詩詞簡練而含蓄,通過對旅途心境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富貴和欲望的拒絕,以及對生死和命運的思考。詩詞中的意象細膩而富有啟發性,給人以深思和思考人生的啟示。
“生死在一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xìng sì shí shǒu
旅興(四十首)
jiǎo fú fēi suǒ xī, bì huò gǎn bù shèn.
徼福非所希,避禍敢不慎。
fù guì shí huò shū, guǎ yù zì xiān lìn.
富貴實禍樞,寡欲自鮮吝。
shū shí kě yǐ bǎo, féi gān nǎi fēng rèn.
疏食可以飽,肥甘乃鋒刃。
tàn zhū rù lóng táng, shēng sǐ zài yī shùn.
探珠入龍堂,生死在一瞬。
hé rú zuò péng bì, mò mò guān dà yùn.
何如坐蓬蓽,默默觀大運。
¤
“生死在一瞬”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