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含春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樹含春雨”全詩
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山水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山水圖》,朝代:明代,作者:唐寅
綠樹含春雨,
青山護曉煙。
攜筇出磯上,
何以地行仙。
中文譯文:
綠樹中沾著春雨,
青山圍繞著朝霞。
手拿竹竿登上巖石,
何以才能成為仙人般行走于世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山水圖》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山水景色,并表達了詩人對仙境般的自然環境的向往和思考。
首句"綠樹含春雨"將綠樹和春雨相連,展現了春天的景象,綠樹婆娑地沾著雨水,給人以清新的感覺。接著,"青山護曉煙"描繪了山脈環繞著朝霞,使整個景色更加壯麗。這兩句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樹木、雨水和山脈等元素表現了山水之美。
接下來的兩句"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追求。"攜筇出磯上"意味著詩人帶著竹竿登上高巖,可能是為了遠眺山水或者尋找靈感。"何以地行仙"則提出了一個問題,詩人思考著如何達到成仙的境界。這里的"仙"并非指傳說中的神仙,而更像是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人渴望在自然中尋找心靈的寧靜和超脫。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山水景色,同時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對超越塵世的向往。通過山水景色的描寫,詩中融入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這首詩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覺,也引發人們對于仙境般生活的遐想與思考。
“綠樹含春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shuǐ tú
山水圖
lǜ shù hán chūn yǔ, qīng shān hù xiǎo yān.
綠樹含春雨,青山護曉煙。
xié qióng chū jī shàng, hé yǐ dì xíng xiān.
攜筇出磯上,何以地行仙。
“綠樹含春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