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帆風便可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得一帆風便可收”全詩
飲三杯酒休胡亂,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警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警世》是明代文人唐寅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事由天莫苦求,
子孫綿遠福悠悠。
飲三杯酒休胡亂,
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
各自回頭看后頭。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明代社會的種種不平、冤屈為背景,表達了唐寅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憂慮和警示。詩中呼吁人們不要過分苛求命運,而是應該珍惜福澤,追求安定與幸福。唐寅在詩中提到了一些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例如要避免酒后亂性,不主動制造麻煩,不傷害他人等等。他認為解決紛爭和冤屈應該以和解為主,并呼吁每個人反思自己的行為對未來的影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明了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反思,唐寅傳達了他對人們行為的勸誡和警示。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情感。例如,"萬事由天莫苦求"對應著"子孫綿遠福悠悠",強調了人們應該順其自然,珍惜眼前的幸福。"飲三杯酒休胡亂"與"得一帆風便可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律和節制的呼吁。最后兩句"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則強調了和解與反思的重要性。
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內容豐富,情感深沉。唐寅借詩詞之筆,以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對當時社會的弊端提出了警示,同時也給人們以深刻的思考。它不僅具有明代社會的時代特色,也具有普世的價值和意義。
“得一帆風便可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shì
警世
wàn shì yóu tiān mò kǔ qiú, zǐ sūn mián yuǎn fù yōu yōu.
萬事由天莫苦求,子孫綿遠褔悠悠。
yǐn sān bēi jiǔ xiū hú luàn, dé yī fān fēng biàn kě shōu.
飲三杯酒休胡亂,得一帆風便可收。
shēng shì shì shēng hé rì le, hài rén rén hài jǐ shí xiū.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幾時休。
yuān jiā yí jiě bù yí jié, gè zì huí tóu kàn hòu tou.
冤家宜解不宜結,各自回頭看后頭。
“得一帆風便可收”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