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歸地府也何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歸地府也何妨”全詩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臨終詩》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終詩》是明代文學家唐寅的作品。這首詩描述了人生的無常和死亡的必然,表達了對生死的淡然和對世俗之事的超脫。
詩意:
《臨終詩》以短暫的一生為主題,表達了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死亡的接受。詩人認為無論是生活在陽間還是歸于地府,本質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無論在哪里,都只是暫時的流浪,如同漂泊在陌生的異鄉。
賞析:
《臨終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唐寅對人生和死亡的獨特思考。詩人以極度超脫的態度面對生死,認為人生的起伏和地府的陰暗都只是過程,與最終歸于塵土并沒有本質區別。這種超然的境界體現了唐寅對世俗之事的淡漠態度,以及對人生真相的洞察力。
詩中的"陽間"和"地府"象征著生與死的兩個極端。陽間代表著世俗的塵世,而地府則象征著死亡和超越。通過將兩個極端進行對比,詩人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地,都不應該過于執著于世俗的榮辱得失,因為最終都會回歸塵土。這種對生命的超然態度,既有一種豁達的解脫感,也有一種對世俗虛妄的嘲諷態度。
《臨終詩》以短短四句詩表達了對生死的思考,字里行間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這種簡潔而深刻的表達方式,使詩詞更加凝練而有力,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死歸地府也何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zhōng shī
臨終詩
shēng zài yáng jiān yǒu sàn chǎng, sǐ guī dì fǔ yě hé fáng.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yáng jiān dì fǔ jù xiāng sì, zhǐ dāng piāo liú zài yì xiāng.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死歸地府也何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