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與詩書結靜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與詩書結靜緣”全詩
焚香對坐渾無事,自與詩書結靜緣。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山水畫》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水畫》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清幽的環境中與詩書結合、追求內心寧靜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水色山光明幾上,
松陰竹影度窗前。
焚香對坐渾無事,
自與詩書結靜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畫面來展現出寧靜、淡泊的意境。首句"水色山光明幾上",描繪了水的顏色、山的光芒在明亮的桌上呈現,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第二句"松陰竹影度窗前",通過描繪松樹的陰影、竹子的倒影在窗前徐徐移動,表達了詩人身處室內,卻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增添了一份靜謐和詩意。第三句"焚香對坐渾無事",表明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獨自焚香坐著,心境寧靜,沒有雜念紛擾,與外界世俗之事無關。最后一句"自與詩書結靜緣",表達了詩人與詩書相結合,通過閱讀寫作詩詞來尋求內心的寧靜和心靈的滿足。
整首詩通過描繪山水畫的景物,將自然與人文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心境的追求。詩中的山水畫成為詩人內心寄托的載體,通過與畫面融為一體,詩人與自然、與詩書相融合,達到了一種超脫塵囂的境界。這首詩抒發了唐寅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以及他追求內心平靜與靈感源泉的渴望。詩詞中的畫面和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靜謐與遠離喧囂的愉悅,鼓勵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和精神的富足。
“自與詩書結靜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shuǐ huà
山水畫
shuǐ sè shān guāng míng jǐ shàng, sōng yīn zhú yǐng dù chuāng qián.
水色山光明幾上,松陰竹影度窗前。
fén xiāng duì zuò hún wú shì, zì yǔ shī shū jié jìng yuán.
焚香對坐渾無事,自與詩書結靜緣。
“自與詩書結靜緣”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