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墻甃石牢牽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短墻甃石牢牽荔”全詩
芋栗一園秋計足,僮奴百指治生同。
短墻甃石牢牽荔,薄酒盈壇共轉筒。
我欲相隨卜居去,此身一脫花塵紅。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山居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圖》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退隱山居的愿望和對自然生活的向往。
譯文:
深藏碧山間,
澗壑腳下通。
園中芋栗豐,
百指僮奴共治生。
甃石短墻牢,
盈壇薄酒轉筒共。
欲隨卜居去,
身脫塵世花紅。
詩意:
《山居圖》表達了唐寅對隱居山野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他渴望遠離塵囂,深藏于碧山之間,與自然為伍。作者描繪了山間的澗壑,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壯麗與宜人,以及山居生活的寧靜與舒適。他在園中種植芋栗,表示自給自足,不再依賴于外界,享受豐收的喜悅。僮奴百指是指他們共同勞作的場景,顯示出山居生活的和諧與團結。短墻甃石代表著堅固的圍墻,象征著對外界紛擾的阻隔,同時也是他內心追求安寧的表現。薄酒盈壇,轉筒共享,表達了他與朋友共飲的歡樂與快樂。最后,他表達了自己渴望隨緣去隱居的愿望,擺脫塵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賞析:
《山居圖》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的熱愛和向往。他通過描繪山間的景色和生活細節,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自然景色充滿了美感和寧靜,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作者通過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贊美。詩中的山居生活充滿了寧靜和歡樂,與朋友們共飲、共享,體現了作者對友情和團結的重視。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理想的追尋。
《山居圖》通過描繪山水田園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它傳遞了一種追求心靈自由和內心安寧的情感。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反映了唐寅對社會現實的疏離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時也抒發了他對友情和團結的珍視。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清新自然的描寫,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通過欣賞這首詩,讀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由、自在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也能從中汲取一份追求內心平靜與自由的力量。
“短墻甃石牢牽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tú
山居圖
yǐn jū shēn zài bì shān kōng, jiàn hè cái kān cè bù tōng.
隱居深在碧山空,澗壑才堪側步通。
yù lì yī yuán qiū jì zú, tóng nú bǎi zhǐ zhì shēng tóng.
芋栗一園秋計足,僮奴百指治生同。
duǎn qiáng zhòu shí láo qiān lì, bó jiǔ yíng tán gòng zhuǎn tǒng.
短墻甃石牢牽荔,薄酒盈壇共轉筒。
wǒ yù xiāng suí bǔ jū qù, cǐ shēn yī tuō huā chén hóng.
我欲相隨卜居去,此身一脫花塵紅。
“短墻甃石牢牽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