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身已自登緱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顧身已自登緱嶺”全詩
燈山忽見翠召蕘。
六鰲并駕神仙府。
雙鵲連成帝子橋。
星振珠光鋪錦繡。
月分金影亂瓊瑤。
顧身已自登緱嶺。
何必秦姬奏洞簫。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觀鰲山》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鰲山》是明代詩人唐寅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禁衛森嚴、寂寥的場景。詩中出現了鰲山、翠召蕘、六鰲、神仙府、帝子橋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秘、壯觀的氛圍。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禁衛森嚴夜寂寥。
燈山忽見翠召蕘。
六鰲并駕神仙府。
雙鵲連成帝子橋。
星振珠光鋪錦繡。
月分金影亂瓊瑤。
顧身已自登緱嶺。
何必秦姬奏洞簫。
詩意和賞析:
詩人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夜晚的景象。禁衛嚴密,寂寥無聲,使人感到一種神秘的氣氛。燈山上忽然出現了翠色的召蕘,給整個夜晚增添了一抹瑰麗的色彩。六鰲并駕在神仙府上,雙鵲連成了一座通往帝子橋的橋梁,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詩中還出現了星星閃爍,宛如鋪設了錦繡,月亮分割出的金影在空中交織,猶如瓊瑤般美麗。詩人已經登上了緱嶺,凝視著這一切,他不再需要秦姬吹奏洞簫來陶冶情操,自然景物就已經給他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整首詩通過描繪山水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種宏大、壯麗的氣勢,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受和情感表達。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浩渺、神秘和超越塵世的情感,同時也可以從中體會到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生境界的思考。
“顧身已自登緱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áo shān
觀鰲山
jìn wèi sēn yán yè jì liáo.
禁衛森嚴夜寂寥。
dēng shān hū jiàn cuì zhào ráo.
燈山忽見翠召蕘。
liù áo bìng jià shén xiān fǔ.
六鰲并駕神仙府。
shuāng què lián chéng dì zi qiáo.
雙鵲連成帝子橋。
xīng zhèn zhū guāng pù jǐn xiù.
星振珠光鋪錦繡。
yuè fèn jīn yǐng luàn qióng yáo.
月分金影亂瓊瑤。
gù shēn yǐ zì dēng gōu lǐng.
顧身已自登緱嶺。
hé bì qín jī zòu dòng xiāo.
何必秦姬奏洞簫。
“顧身已自登緱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