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臺明月禮仙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臺明月禮仙真”全詩
辦取星冠與霞帔,天臺明月禮仙真。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嗅花觀音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嗅花觀音圖》是明代文人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寫拈花微笑、悟得塵埃色身相的情景,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美的追求。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拈花微笑破檀唇,
悟得塵埃色身相。
辦取星冠與霞帔,
天臺明月禮仙真。
詩意:
詩詞以一種富有禪意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境。拈花微笑破檀唇,表明詩人以微笑的方式感受花香,從而超越物質的界限。悟得塵埃色身相,表示詩人領悟了身體與塵埃世界的相互關系,意味著他對世俗紛擾的超然態度。辦取星冠與霞帔,意味著詩人希望能夠得到仙人的冠冕,進一步表達了對超凡境界的向往。最后一句天臺明月禮仙真,揭示了詩人將自己的境遇與仙境相媲美,表達了對神仙境界的敬仰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向往和追求,透過拈花微笑和悟得塵埃色身相的形象描繪,展示了一種超越物質欲望、追求內心寧靜的境界。詩人通過將自身與仙境相提并論,表達了對超凡境界的崇敬和向往之情。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言簡意賅,運用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幅清新脫俗的畫面,引發讀者對超脫世俗、追求內心自由的共鳴。它既有禪宗的意味,又展現了文人對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謳歌,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思想內涵。
“天臺明月禮仙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ù huā guān yīn tú
嗅花觀音圖
niān huā wēi xiào pò tán chún, wù dé chén āi sè shēn xiāng.
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塵埃色身相。
bàn qǔ xīng guān yǔ xiá pèi, tiān tāi míng yuè lǐ xiān zhēn.
辦取星冠與霞帔,天臺明月禮仙真。
“天臺明月禮仙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