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磯猶昔世人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磯猶昔世人非”全詩
青松滿山響樵斧,白舸落日曬客衣。
眠牛立馬誰家牧,鸂鶒鸕鹢無數飛。
嗟余漂泊隨饘粥,渺渺江湖何所歸。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嚴灘》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嚴灘》是唐寅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嚴灘的景象和自己的漂泊感嘆,表達出對逝去時光和追求歸宿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嚴灘》中文譯文:
漢皇故人釣魚磯,
漁磯猶昔世人非。
青松滿山響樵斧,
白舸落日曬客衣。
眠牛立馬誰家牧,
鸂鶒鸕鹢無數飛。
嗟余漂泊隨饘粥,
渺渺江湖何所歸。
詩意和賞析:
《嚴灘》通過描繪嚴灘的景象,喚起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追求歸宿的思考。詩詞開篇,以漢皇故人在釣魚磯垂釣為景,寄托了對過去時光的懷念。漁磯仍然存在,但曾經的人已經不在了,這種變遷使得世人不能再看到當初的景象。
接著,詩中描繪了嚴灘一帶青松滿山,樵斧聲不絕于耳。這一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也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白舸在夕陽下降落,曬干了行船者的衣衫,這一情景增強了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表現了作者對自己漂泊流離的心境的吟詠。詩中問道:眠牛立馬的動物歸屬于誰家的放牧?鸂鶒鸕鹢翱翔于天空,無數飛鳥在江湖間穿梭。這里的牛和鳥群都沒有固定的家,與作者的漂泊之情相呼應,強調了無所歸屬的孤寂。
最后兩句“嗟余漂泊隨饘粥,渺渺江湖何所歸。”表達出作者的心境。作者自稱“余”,指出自己的漂泊不定,生活像隨處可見的粥一樣,沒有固定的歸宿。江湖浩渺,作者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歸屬何處。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對過去時光和漂泊生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流逝時光和歸宿的思索,展現了對人生無常和迷茫的感慨。
“漁磯猶昔世人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 tān
嚴灘
hàn huáng gù rén diào yú jī, yú jī yóu xī shì rén fēi.
漢皇故人釣魚磯,漁磯猶昔世人非。
qīng sōng mǎn shān xiǎng qiáo fǔ, bái gě luò rì shài kè yī.
青松滿山響樵斧,白舸落日曬客衣。
mián niú lì mǎ shuí jiā mù, xī chì lú yì wú shù fēi.
眠牛立馬誰家牧,鸂鶒鸕鹢無數飛。
jiē yú piāo bó suí zhān zhōu, miǎo miǎo jiāng hú hé suǒ guī.
嗟余漂泊隨饘粥,渺渺江湖何所歸。
“漁磯猶昔世人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