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寒露欲成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田寒露欲成團”全詩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敗荷鹡鸰圖》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敗荷鹡鸰圖》是明代文學家唐寅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和思考,以及對人情冷暖的感慨。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敗荷鹡鸰圖》
飛喚行搖類急難,
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
骨肉而今冷眼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荷花為背景,通過描繪荷花枯敗和鹡鸰的離去,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現象和人際關系的深深憂慮。
首句中的"飛喚行搖"形象地描繪了鹡鸰飛翔的景象,這里可以理解為鹡鸰離開的動態,而"類急難"則表達了作者對他們離去的遺憾和無奈。
第二句以"野田寒露"來暗喻社會的冷漠和殘酷,寒露是秋季的節氣,預示著寒冷的到來。作者通過描述寒露即將凝結成露珠的意象,表達了社會中冷漠和不公的現象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接下來的兩句"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表現了作者對人情冷暖的失望和痛心。"四海皆兄長"是對人們應該互相關愛、互相扶持的期望,但現實中的情況卻讓作者感到失望。"骨肉而今冷眼看"則指出即使是親人之間,也存在冷漠和冷眼相待的現象,這種現象令作者深感痛心和無奈。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荷花凋零和鹡鸰離去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社會冷漠和人情冷暖的憂慮和失望。它反映了明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不公和人際關系的冷漠,同時也呼喚人們應該關心他人、關懷社會,共同創造一個溫暖和諧的社會。
“野田寒露欲成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hé jí líng tú
敗荷鹡鸰圖
fēi huàn xíng yáo lèi jí nàn, yě tián hán lù yù chéng tuán.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
mò yán sì hǎi jiē xiōng zhǎng, gǔ ròu ér jīn lěng yǎn kàn.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野田寒露欲成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